船带走了。
看着对面小山坡上那座住了二十几天的宅子,在视野里越变越小,最后消失。五儿来不及感伤,她晕船了!不只是她,奶娘、白秋、李德立同样也晕了。
海上行船虽然不像陆地上坐马车那样颠簸,但是海浪大呀,船虽然也大,但是摇晃的幅度也是不小的。有些人会觉得这样有规律的摇晃像回到了羊水里,特别舒服。但是更多的人会晕上一段时间,来适应这样不间断的摇晃。
五儿的房间被安排在第一层最中间的位置,这里的摇晃幅度是整艘船里最小的。还好有夏如配的晕车药丸,上次晕马车靠它治好了,这次晕船靠这小小的糖丸五儿也很快就适应了。只吐了一天,晚上好好休息了一夜之后她就又生龙活虎了。
白秋她们适应起来没有五儿这么快,不过在吃了晕船药丸之后也都好多了。第一天是晕船的痛苦,第二天是解锁新地图的新奇。
站在船上,入眼的不是蓝天白云就是碧绿海水,好像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他们这一艘孤零零的船。船旁边的海面上偶尔会有海豚出现,灰黑色的水中精灵有时候会跟着船一起前行,在水面上跳跃、玩耍。
要是遇到了海豚,五儿就会趴在栏杆上,拎着一桶鱼去投喂它们。她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的看过海豚。
古时候的生态环境就是好,这个时候人类还没有称霸海洋,大规模的海洋捕捞还没有出现,各种污染也没有发生,海里的生命也更加丰富多彩。
山海关离天津真的不远,第二天傍晚他们的船就靠岸了,到了天津的直沽港。港口里往来、停泊的大小船只很多,岸上商铺林立,人声鼎沸。尽管他们靠岸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但港口里的商业区还是灯火通明,商贾云集。
“通知赫图,先不急着走了,明日咱们上岸去城里逛一圈。”算算时间,今天才十九”,三爷他们还没有到京城呢,她还可以继续在外面晃悠。
天津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五儿记忆里好像只有狗不理包子和天津□□花。问题来了,现在狗不理包子和□□花出现了吗?明天去逛逛就知道了。
“糖墩儿!好吃的糖墩儿!小公子要来一串儿吗……”
一上岸五儿就听到了小贩叫卖声,糖墩儿是什么?转头向那边望去,提脚往前走了几步,巷子里有一个扛着一大把糖葫芦的褐衣小贩正在沿街叫卖。
原来糖墩儿就是冰糖葫芦啊。
往前走了没两步,就看到了一个茶汤铺子,接近一米高的曲嘴大铜壶特别显眼。
“夏如我们去吃茶汤,看看这天津的茶汤和京城的有没有什么区别。”五儿还没有吃早饭,看到卖茶汤的大铜壶就走不动了,想吃糜子面了。
去摊子上找了座位坐下,叫了两碗茶汤,再到旁边的包子铺里买了两个卖得最好的素包,这些就是她们两今天的早餐了。
包子趁热吃还挺好吃的,面皮光滑有嚼劲,内里松软可口,里面的素馅儿清香水分足,咸盐适中。卖得那么火热不是没有原因的。茶汤的味道和京城里卖的一个样,中规中矩,过得去也没惊喜。
一边喝茶,顺道还听了一耳朵旁边茶馆里的评书。和在现代一样,她对评书还是没有耐心去仔细听,再加上说书人用的是本地话,她听起来稍微有点儿费力,所以更喜欢自己去看故事。
喝完了茶汤,她继续逛街,寻找美食。锅巴菜、八珍羊腿、驴肉火烧、崩豆儿、果仁儿、糖炒栗子……连吃带打包的,好吃的就打包让护卫帮着送到船上去给柳嬷嬷他们尝味道。
一路上吃饱了就出去逛街消食,消完食了就继续找美食,秋天是个养膘的季节。不吃饱一点,不多储存点能量,北方寒冷的冬天要怎么过呢?
结结实实在天津城里逛了一天,早上六七点就出去了,到晚上吃完晚饭才回船上。
不知道是不是三爷那边在催,晚上等她睡着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