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清粥,大口地吃肉,连喝掉了三碗莲子粥。
郝四道满足得眯起眼,狼吞虎咽,吃完一个劲地夸赞:“淼淼,你这手艺真好……我去深市那几个月总惦记着这口猪脚饭,没有哪家做得比你更好吃。”
孙淼淼戏谑地心想,那是自然。这个方子可是后世里上过《舌尖上》的私房菜秘方。如今花一块钱就能买到这个猪脚饭,很划算。
吃完早饭后,郝四道帮丈母娘把四缸水都挑满了,顺便给徐老头送了三桶水。
徐老头刚起床,还眯着惺忪的眼,他咕哝着说:“哦,四道回来了啊……”他抬了抬自己那双耷拉下来的八字眼,“刚好我屋里的柴没劈完,你帮我劈一劈。”
郝四道也不嫌徐老头使唤他,脱掉了夹克衫,找了件徐老头的背心换上,坐在小木墩上认认真真地劈起柴来。
汗珠顺着他如山峰似的浓眉流下,背心露出的两条臂膀,肌肉健硕又结实,身躯却是精瘦修长的,那身材比海报上的硬汉漂亮多了,要是让未婚大姑娘看见了,脸都要看红。
徐老头却不为所动,他只欣赏地看着他面前小山堆般的柴火。他拿起杯子刷牙,含糊地说:“四道,我听说你做生意做到沪市了?挺有能耐的,你帮我找个人吧……”
“地址等会写给你。”
郝四道劈完柴后拿到了徐老头写的地址,只瞥了一眼就说,“徐爷,人家这个是保密单位,不好让我进呢,要不你写个私人的地址给我?”
那些年岁太过动荡,那时大家都住在集体的宿舍。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他也不确定旧人还在旧址……徐老头掏出钢笔,迟疑许久,拇指颤抖地写下了一个地址给郝四道。
“这是以前的旧友,很多年不联系啦,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世。你多耐心些,找找他。”
郝四道把纸条妥帖地放在了兜里,并不因为徐老头现在是孤家寡人而轻视他的请求。看得出来,徐老头以前是个体面人,有份体面优渥的工作。那些年岁的艰难早就过去了,郝四道不明白徐老头怎么现在才想起联系旧友。
他只能归咎为……个人都有个人的难处。郝四道把劈柴刀放好,顺便洗了个澡离开了徐老头家。
.......
孙家。
赵巧莲难得见的喜气洋洋,她见女婿回来了,今天只做了六十斤的猪脚,送完货就早早地去了市场,抓了两只肥鸡,磨刀霍霍,准备做顿饭给他接接风。
中秋节恰逢周末,孙淼淼不用去学校,便留下来跟母亲一起准备饭菜。
孙淼淼在柴房里耐心地蒸着扣肉,这是郝四道以前最爱吃的一道菜,对滚油炸制的热度和蒸焖的火候要求都很高。
赵巧莲刚把鸡卸下来,便看到了村里的李二柱跟范书玉两个人坐着一辆小三轮来到了家门口。
范书玉从小三轮车上跳下来,春风得意地笑着跟赵巧莲打招呼:“莲婶早,嫂子早。四道哥买了点东西,叫我们搬过来。”
他从三轮车上卸下了一台十七吋的黑白电视,李二柱跟另一个兄弟搬着冰柜小心翼翼地挪进孙家,车上还有几台空调扇。那是郝四道听说孙淼淼要开饭馆,特意从深市运来的。
这点动静把左右两家人惊动了,看见孙家既买了电视、又买了冰柜,还有几个看不出名堂的时髦电器,俱是很好奇。
铁路局的福利待遇不差,可以说是这整条街待遇最好的单位。可是谁家也没有说想买冰柜、就能买得上。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贵,那松下牌的电视一台就要花五六百块,没多少人狠得下心买。国产的电视也不便宜。
黄阿姨见孙家门口这番热闹的景象,吃了一惊问:“哎哟,这么多电器啊,这得多少钱啊,小莲这都是你买的?”
赵巧莲直接看懵了,听说二柱说是女婿让搬来的,一下就笑得合不拢嘴了。
自打她硬着头皮给女儿订了郝四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