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学酒(2 / 3)

有属于自己的机遇因缘,不必羡慕别人。她笑了笑,不卑不亢地对杜秋雅说,“四道哥就很好。”

“他很支持我读书。”

……

酒席上。

下杏村的人络绎不绝地给杜夫人敬酒。

十八年前杜夫人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火车,不料下车时却被人贩子抢走了,十八年后他们在下杏村找回了亲生女儿。找回女儿后那是能多宠爱就多宠爱,弥补回她失去的十八年。

老大媳妇覃兰笑眯眯地说:“你看他们年轻人在屋里聊得多好!秋雅从小人缘就好,村里的姑娘都爱和她玩。”

“书念得好人又孝顺,到底是你们杜家的孩子。要我说这种子好落在哪,苗都长不歪!”

不得不说,杜夫人听得很舒服。她笑着说:“秋雅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你们培养得好。”

杜夫人对女儿很满意,对于这个自小流落农村的女儿,她本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很多年前夫妻俩以为她已经夭折,没想到她好好地长大了,还变成了这十里八乡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现在恢复高考没几年,就是他们单位的子女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上大学,何况是条件恶劣的农村?

老孙家的人听见了这句话心终于落在地上。

杜夫人喜酒吃得差不多了,她从包里掏出两个大红包递给孙达夫妻,“谢谢你们,我去看看秋雅。”

她从包里拿出一叠小红包,但凡见到小辈就发一个。屋里的小孩、青年们拿到了红包更兴奋了,眼都红了。

杜家真有钱!逢人就发红包,这些红包少说也花了有一百块,杜秋雅简直是撞了八辈子的好运!

酒足饭饱时,外面的酒席闹出了一个笑话。

一个姓刘的男知青喝多了,叫了孙淼淼的名字,“淼淼、孙淼淼——”

大伙的眼神逐渐变了,茶余饭饱,村里人最爱看的就是这样的八卦。

刘知青来自城里,家境似乎挺不错,颇有点眼高于顶的样子,农村姑娘在他眼里都如草芥。大家还以为他肯定要回去娶个城里姑娘,没想到却是盯上了孙淼淼?

刘知青吃酒席喝酒喝大了,仿佛失恋般痛苦地说:“孙淼淼,听我一句劝,赶紧和那不三不四的人掰了。”

“看看你小姑,人家现在是风风光光的大学生。就你傻,放着好好的书不念跑去嫁人,以后你们就不是一路的人了!以后她的孩子喝高档牛奶,你的孩子喝玉米糊糊拌红薯!”

刘知青越说越愤慨。

嫁给郝四道这种不务正业的倒爷有什么前途?村里从前嫁这种二流子的姑娘,没一个享福的,水灵灵的姑娘磋磨成皮糙肉厚的黄脸婆。下杏村哪个知青不比他有文化、不比他强?

大伙听着刘知青的话隐隐有些赞成,话糙理不糙,同样是孙家的闺女,肉眼却已经能看到差距。以后一个是端着国家铁饭碗、当干部的大学生,另一个却是嫁混子的农村妇女。

孙淼淼是这十里八乡最俊的姑娘,见过她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好看。明眼人都觉得赵巧莲这一招用得太昏了,目光短浅,好好的宝珠似的闺女偏许了郝四道这个混子?

刘知青的话还没说完,衣领就被郝四道揪了起来。

他彻底清醒过来,郝四道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头!刘知青以前挨过他几顿揍,他见了郝四道顿时服软,“当然四道哥是不一样的——”

郝四道把他揪了出去教训,刘知青求饶的嚎叫连连不断。

孙淼淼听到动静从屋里走了出来,她逡巡了一圈,周围人表情或是冷漠、或是鄙夷,心下好笑:郝四道的孩子会喝玉米糊糊?恐怕金钥匙含都含不过来。

她想:难怪几十年后总是能听到村里人拍着大腿,后悔地说当年没有好好抱上郝四道的大腿,就凭这种态度,郝四道能对他们好才怪!

刚才郝四道听了这些话,一定很难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