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 开撕啦(3 / 5)

话的面首,你是真龙天子,怎可堕落到成为女人的玩物,解闷的工具。儿子啊,回头是岸,听娘一句劝,直接将这个红颜祸水弄死,以绝后患。娘能发现的,迟早别人也能觉察,你的两个弟弟,还有皇叔们那个是省油的灯?一旦丑闻传出去,你霸占父皇的女人,就是不孝,一个不孝的人如何当皇帝?”

接连遭遇来自生母的重击,永兴帝节节败退,的确,和嫡母不伦之恋,就是不孝,说到底,是他先犯了错,怨不得李太后才用雷霆手段解决祸患。

所以李太后连否认刺杀纪太后、甩锅刺客栽赃陷害的借口都懒得找,爽快承认是自己做下的,因为她占据了道德和伦理的制高点,而永兴帝则是私德有失,不忠不孝,坏了伦理纲常。

李太后一改往日的平庸,变得咄咄逼人,永兴帝自知理亏,说道:“母后两次刺杀纪太后,此事朕会压下来,但从今往后,母后不得再碰纪太后一根头发。”

“什么两次?”李太后说道:“只有积水潭这一次,旋磨台不是哀家做的。”

啪啪!

永兴帝拍着案几上的刺客证词,“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还有刺客的签字画押,太后还要信口雌黄?”

对面儿子的质问,李太后委屈又失望,“那时候哀家只是怀疑你们两个暗通款曲,没有凭证,怎么可能冒险在大庭广众之下刺杀她?你怎么连生母都不信?哀家做的,哀家承认,哀家没有做的,休想栽赃到哀家头上。”

永兴帝说道:“那天太后本来打算去旋磨台给她庆寿,临近开宴,太后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去赴宴。朕以为只是巧合,还暗自庆幸太后临时取消了行程,躲过一劫,却不曾想一切都是太后的安排。”

李太后简直比窦娥还冤,真不是她干的。旋磨台刺杀事件其实是孔缺干的。孔缺他爹年轻时嗜好唱戏,一直暗中养着多个戏班,一来是爱好,二来戏班子可以出入达官贵人的宅邸,甚至进入宫廷,方便打听消息。

刺客们在东厂厂公怀安的严刑逼供下,先招认了积水潭刺杀。怀安急于破案立功,一雪前耻,就拿着旋磨台事件再次动酷刑。

刺客们又不傻,反正承认刺杀纪太后都是死,承认一次和承认两次的结果都一样,痛痛快快承认了,还能少些皮肉之苦,所以重刑之下,买一送二,加量不加价,全都承认了。

现在永兴帝疑心重重,自是相信刺客的证词,况且李太后那天确实突然缺席,永兴帝当然以为也是自家老娘干的。

李太后辩道:“哀家那天确实是不舒服——心里不舒服,哀家的儿子娶媳妇,哀家却不能亲自挑选,眼巴巴的看着那群秀女围着纪太后转,献诗献绣品,说各种吉祥话,冷落哀家这个亲婆婆,哀家心里不好过,所以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去旋磨台。”

但永兴帝已经不信老娘了,“太后还在狡辩,儿子很失望。儿子不能惩罚母亲,只得砍断母亲的臂膀,不要再生事端。儿子已经将舅舅和几个儿子都安排出京,去西北戍边去了。承恩伯府几个豢养死士的刁奴,东厂已经秘密处决。”

永兴帝杀伐决断,除了亲娘,他解决了所有搞事情的人,身为君主,总不能杀自己的母族,所以用戍边来代替。

李太后没想到遭遇了自己养大的儿子的反噬,“你不可以动你的亲舅舅,先帝驾崩,若无你舅舅带兵稳定京城朝局,你怎么可能如此顺利的登基?你舅舅是有功的,何况他和你的表哥表弟从未去过边关征战,听说那里常年风沙,苦寒之地,你怎么忍心让他们吃风沙。”

永兴帝冷冷道:“明知纪太后怀着皇嗣,还敢对她动手,无论任何理由,朕都不会原谅。舅舅的功劳,朕一直没有忘记,如果舅舅能够悔改,在边关立功,将功赎罪,朕会考虑将他们父子召回京城。”

“刺杀事件到此为止,这已经是朕能够给太后、给舅舅最大的体面,倘若还有第三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