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我愿乘风起> 人生大事(“特别满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人生大事(“特别满意。”...)(2 / 5)

当京城的贩夫走卒都开始谈论这件轰动天下的大新闻时,沈嘉嘉突然受到太后召见。

连谢乘风都不知道此事。他最近大部分时间在家陪伴开解母亲。沈嘉嘉坐着马车,由内侍陪伴着进了皇宫。直到站在青石地砖上、望着恢弘的殿宇时,她依旧有些不真实感。

随后,内侍引着她进了保慈宫。沈嘉嘉来的仓促,路上内侍只大致提点了一下宫廷礼仪,沈嘉嘉根据自己的理解向太后见礼,“民女参见太后。”

太后见她礼仪生涩,为人却是不卑不亢,气度沉稳,于是点了点头,探究的目光中带了点赞赏。

太后朝身旁人示意,那内侍扬声说道:“赐座。”

“谢太后。”

沈嘉嘉坐下后,太后说道:“今日哀家与沈娘子说些家常,你们且退下吧。”

宫婢内侍齐齐告退,室内只剩沈嘉嘉与太后二人。

沈嘉嘉深知今日不可能只是“说家常”那么简单。

“乘风那孩子几次与哀家说起你,哀家早就想见见你了。说起来,哀家还要谢谢你对乘风的救命之恩。”

沈嘉嘉连忙起身:“太后言重了,谢公子于我亦有救命之恩。”

“坐吧,不必那么拘谨。你只当我是个寻常的长辈。”

沈嘉嘉又怎会真把她当寻常长辈,恭恭敬敬坐下。

太后随后又问了她家乡、父母、平时都做些什么等等,果然说了不少家常。沈嘉嘉也不瞒着,老老实实都交代了。太后听说她时常帮父亲办案,颇不以为然,只是面上不显。又问她在石门县的经历。

关于此案案情,太后只是听官家简单转述过,却没料到原来实际过程如此惊险,她听得一阵后怕,连忙念佛。

沈嘉嘉言罢,太后称赞几句,接着又感叹道:“放眼朝堂内外,对此案了解之深,非你莫属。老婆子今日有个疑问,依你之见,此案该当如何?”

沈嘉嘉心道,来了!

她自然觉得谢大郎该死。可她也知道,虽说案子是她破的,人是她抓的,但她对此案绝无任何指手画脚的权利,太后又没有老糊涂,不可能真的就案件审理问她意见。

沈嘉嘉猜测,太后这样说的目的,很可能是试探,试探她对谢大郎的态度,试探她有无可能配合皇室修改口供。

因为,假如皇室真的想保下谢大郎,改口供是最有效的方法。

沈嘉嘉吸了口气,一脸为难道:“太后,此案该当如何,自当询问负责此案的官员们,民女实在无权置喙。”

“无妨,左右无人,只当是闲聊了。”

沈嘉嘉无奈,只好说道:“于公,此人自当该杀。于私,他连续两次差点害死谢公子,民女也觉得此人太过危险,不能留。”沈嘉嘉在太后面前,丝毫不避讳她与谢乘风的关系。

她一下子点中了太后的死穴,那就是谢乘风。是的,这外孙才是她的心头肉!之所以多次看到女儿哭诉,太后就算动摇了也没有向官家开口求情,也是因着这一层顾虑。所以对于该怎样处置谢大郎,她也一直在犹豫。

太后叹了口气,“你说的这些,哀家又岂能不知。只是,信阳几次三番在哀家面前求情……唉。”

“若是为了长公主,此人更不能留了。”

太后大感意外:“为什么?”

“长公主救子心切,本是一片慈母之心,她现在眼里只看到谢大郎之死活。太后亦是慈母,不妨试想一下,谢大郎若是死了会怎样,若是活着,又会怎样。”

太后目光一动。

倘若大郎死了,信阳短时间内定然悲痛不已,可时间长了,也能走出来,正如二十年前。

倘若大郎活下来呢?以大郎残害兄弟之恶毒,灭人满门之狠辣,他就算活着,会愿意做信阳的好儿子吗?十之八九不会!要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郎自小遭遇凄惨,定然对父母亲人怀恨在心,从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