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女儿治病,只是突然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必须先带着青青离开医院才行。
赵子涛从市里回到县上,先去了机械厂,大哥赵子林工作很忙,匆匆从车间里出来,听了赵青青的情况,再次满车间的借钱,凑了五十块。
赵子涛回到村里已经天黑了,他先去看了母亲刘洪琴,刘洪琴一听说女儿治病需要六百块,当场就愁得哭起来了。
他劝慰了一阵,心里也乱糟糟的,抬脚回到了自己的小家,新婚妻子马焕巧是个贤惠人,先给他倒了洗脸水,又端出一大碗鸡蛋面条。
赵子涛呼呼吃完,问道,“巧儿,咱家还有多少钱?”
马焕巧放下手里的针线,说道,“不就还有三十块了?这钱不能动啊,我娘家他们村都分完地了,咱们村最晚开春也要分了,这钱要留着买种子化肥的!”
赵子涛没说话,抽出一支烟卷慢慢吸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赵子涛先去了本村的几个叔家借钱,赵家在凤仪村是小姓,也就是十来户本家,赵奎亮家其实是日子过得最好的,一听说赵青青治病要花很多钱,很多人就不肯借了,怕钱收不回来。
赵子涛走了一圈,只借到了二十块钱,还是他亲二叔偷偷塞给他的。
他握着一肚子火回到家,马焕巧不在,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赵子涛自己懒得做饭,就着热水啃了两个冷馍馍。
下午他骑着自行车又去了邻村的两个姨家,二姨家条件好点,借给他三十块,三姨家孩子多,老二马上要娶亲,还想跟他家借钱呢!
赵子涛当天晚上一晚上没睡好,他家也没啥阔气的亲戚,村里有钱的人家倒有三四家,但他跟人家交情都一般,贸然上门也不太好。
想来想去,他决定去镇上找徐红利。
第二天,赵子涛来到镇上,他在生产队负责买种子化肥,偶尔也会来镇上,知道徐红利是在五金厂门口卖烧饼,走到时看到徐家姐弟正忙着,也没凑上前,掏出两个冷馍馍吃了,站在马路对面等着。
九点多钟,徐红利挑着空担子准备往回走了,赵子涛熄了烟卷走过去。
“子涛来了!”徐红利以前在村里跟赵子涛关系就很好,笑着招呼他一同去了胡家村。
徐桂红放下东西就开始做早饭,早上一般吃得简单,做包子剩下了一块面团,她擀成薄皮撒上葱花油盐,卷起来切成剂子做成饼,大锅里擦上猪油,一锅能出五六个喷香的葱花饼,小炉子上熬了白菜汤。
大冬天吃个油饼,再喝一碗热乎乎的白菜汤,吹了一早上冷风,吃了浑身都舒坦极了。
徐红利以为赵子涛没吃早饭,递给他两张饼,一碗菜汤。
赵子涛虽然吃了两个馍馍,看到这么可口的饭菜没法拒绝,反正年轻人能吃的很,就一边吃,一边将妹妹的情况跟徐红利姐妹吃了。
徐桂红已经听徐桂芳说了赵青青的事儿,但她还是落了泪。
别看徐桂红现在身强力壮,小时候是早产儿,生下来只有四斤半,养到两岁看着还和别人家一岁的娃娃差不多,五岁上还生了一场大病,不知吃坏了什么,拉肚子,吃什么拉什么,刘凤仙抱着她把附近的赤脚医生都看遍了,连跳大仙的符灰水都喝过了,那时候虽然她人小,但是已经知道了疾病的可怕,以及,听到奶奶要做主要把她扔了的时候,内心的那种恐慌。
五岁的孩子已经知道要活着。
好在后来徐忠民两口子咬牙去了县上医院,打了七天吊瓶止住了泻。
张明泉给妻子递过去干净的毛巾,安慰她道,“红,别伤心了,赵家妹子这病有得治,就是缺钱,咱们帮着凑上点不就行了?”
徐桂红点了点头,心里盘算开了,她这两年省吃俭用,加上年前两个月挣的钱,也有六百多块了,但全借给赵家是不行的,俗话说,财不外露,而且毕竟她和赵家的关系没那么亲密,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