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二凤是什么人?要论
兵强马壮,能人众多,他岂能不顺势露上一手,以令天下皆知,要论兵强马壮,无人能及于他。打仗,打的就是那股气势,两军对阵时,要是对方耀武扬威,我方却一声不吭,岂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秦叔宝的出现,他的本事,那是起到了震慑作用。试想这刚摆开阵势,都没正常交手,他们家最嚣张的那个都叫人砍了,这对站在他们身后的将士来说,极是打击的。】
没错,秦始皇能够理解秦叔宝的本事对于李世民来说意味着什么,秦始皇可从来没有让人在他面前嚣张过,但凡敢嚣张的就得死!
刘邦对别的人都还好,他不差,但秦叔宝这样的,他就馋了,他其实也差这样一个可以帮他长脸的人,尤其是一照面,谁要是敢对他不敬,就能直取别人项上人头,为他扬眉吐气的人!
【武德九年,都知道了,玄武门之变,秦叔宝虽不是像尉迟敬德他们那样是主谋,却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
到这儿,秦始皇好想问问,这唐高祖到底手里有没有能扛能打的人?怎么感觉这一个个有本事的人都在李世民的手里,也就怪不得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能那样顺利成功。这唐高祖莫不是个糊涂虫,手里竟然一个能打的人都没有?
糊涂,虫,李渊:你觉得我儿子李世民不够能打吗?
秦始皇:你都知道防着你儿子了,你不知道你儿子会反你?
李渊:你知道李斯和赵高会反你?
扎心了!
刘邦此时也是对李渊嫌弃无比,作为开国皇帝,叫儿子逼得退了位,也是没谁了。他那些个儿子,来来来,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敢在他面前大声说话。
“丢了开国皇帝的脸。”刘邦狠狠一唾,虽然没头没尾,旁边的吕雉那是完全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不过,吕雉于此时道: “陛下不希望有李世民这样的一个儿子?”
刘邦并不避讳的答道: “我活着不希望,我死了,甚好!”相当的直接,没有一丁点不敢说的意思。
“我若活着他敢闹腾,这样的儿子不要也罢。在我死后,哪怕他把他的兄弟全杀了,只要他能保我大汉江山,不像秦一样历二世而亡,他就是我刘邦的好儿子。刘邦将自己的底线道破,他在,江山只能是他的,谁要是敢跟他抢,他会把人弄死。
不过,他要是死了,江山必须要传承下去,谁来担起这个天下,只要不把他大汉江山弄没了,弑兄杀弟有什么?成大事者本就不拘小节,有什么问题?
刘邦一眼扫过吕雉道: “你我的儿子,连李世民的皮毛都比不上。”
他们的儿子也就是刘盈,就他们都很清楚的知道他们那个儿子到底是怎么样。
吕雉抿紧了唇,她又岂不知,可她该如何?
李渊的心情是相当的复杂,一个两个的怎么就都跟着李世民混呢?他对他们难道就差了吗?
【只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或者因为秦叔宝每每单枪匹马于万人中取敌将首级,身体有损,李世民登基后,秦叔宝时常生病,最终在贞观十二年病逝。李世民追赠为徐州都督,追谥为壮,陪葬昭
陵。李世民特意下令在秦叔宝墓前造石人马,用以彰显秦叔宝的战功。贞观十三年,改封秦叔宝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
入画凌烟阁,以令后世敬仰。】
秦叔宝竟然死得那么早吗?李世民听到了尉迟敬德长寿,没让他送走他正高兴,结果突然又被暴击。
“陛下,末将活得够了。”秦叔宝听到自己的死期,并不在意,他这一辈子活得够够的,还能知道自己能够身死留名,那就更有盼头了。
“能够听到天幕论及于末将,让末将知道自己能够青史留名,此生更是无憾,陛下无须为末将伤怀。”秦叔宝露出满足的笑容,功成名就,流芳后世,对于男人们来说要做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