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国,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轮得到自己?
还不如自己上!
……
不仅仅是平民百姓,就连不少贵族和商人也在自己琢磨着要找匠人来给自家的土地里造高转筒车了。他们手里的土地位置都不错,有水的地方也不少,这条件是有的。
当然,他们手里的地都是佃给别人种,自己肯定是不需要下地的。
而之所以还打算造高转筒车,一是因为灌溉跟粮食收成息息相关,这收成高了,他们最后能拿到手里的粮食也就更多。
谁还会嫌粮食少啊?
反正他们肯定不会!
还有一点就是……
他们想给自己刷刷名声。
商人是听了之前天幕感叹的那句“商人名声不好和他们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行事也有关”的话。他们心心念念就指望着能改变改变自己的地位,之前修路不就是为了这个?现在造筒车也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贵族……
这就实在是因为天幕已经几次三番的当着天下百姓说他们的不是了!纵然他们身份尊贵,但架不住天幕回回点他们,次次说他们太剥削太压迫人,百姓听的多了,心底自然有了些怨言。有些脾气不好的,甚至已经煽动不少人发了几次骚乱,有贵族上回出门还被不知道从哪里冲出来的石块砸了!
百姓心中有怨气,市井之中也隐隐有些流言传播,他们要是还不赶紧做点什么,等以后天幕再挑拨离间门几次,百姓估计能直接冲上来揍他们!
他们丢不起这个人,也惜命的很,所以现在才决定做点什么修补修补自己的名声,让百姓对他们有好感。
达官贵族、商人们:唉!活着真难!
平民百姓:呵呵。
【第四种灌溉工具是龙骨水车,因为其形状像龙骨而得名。也称之为“翻车”“踏车”“水车”。】
说着,天幕放出了龙骨水车的图。
有不少东汉人觉得眼熟,“这倒是同翻车渴乌有几分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
“确实如此。”
“莫不是之后有人给改了改?”
“此言有理。”
“……”
马钧看到这图先是一愣,而后急急翻找出自己曾画出来的一张图,等对比着看完,眼睛都忘了眨一下。
【龙骨水车始于东汉,三国时期曹魏发明
家马钧曾予以改进。】
马钧:“!!!”
曹魏时期认识马钧的人:“!!!”
厉害了啊!
【马钧这个人或许有许多人不太了解,但他却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称之为一句机械大师也不为过。尤其在传动机械方面他的造诣极高,当时人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许多认识马钧的人很惊讶,“后世人对他评价如此之高?”
“最负盛名……”许多人酸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认识他,脑袋里很懵,完全不懂为什么能得此殊荣。
【光我这么说大家可能感受不到,那我就来列举几样东西让大家感受一下。】
众人:搬好了小板凳。
【马钧他改进了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将纺织的生产效率提升了四五倍,且织出来的花型更多,花纹更漂亮奇特,促进了丝织工业的发展,为后来的家庭工业织布机奠定了基础。】
不少平民百姓震惊,“这织绫机竟是他造的?”
“我现在就在用呢!”
“天幕不说我还真不知晓。”
“……”
【他还原了指南车。在我们的印象里,指南车这东西不是科学家张衡的作品吗?但实际上张衡创造指南车的方法失传了,是马钧后来将其研究并复原的。用“复原”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准确,但后来用的指南车的确是马钧制作出来的。】
东汉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