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到稍微有银钱的人家,家家房里都有些侍妾或者陪床的侍女。
周氏站在门外。
听到房里的话第一个反应是松了一口气。
不是休妻不是平妻,不过就是侍妾而已,这对于她先前所预想,简直是好得太多太多。
而就在这个时候。
周氏突然一怔。
因为她听到里面的人开口了,说出的话让她尤为的讶异。
不是因为相公答应。
而是相公他、他居然拒绝了。
就连屋子里的刘媒婆也一脸惊讶,“对不住,宋秀才您刚刚说的什么?”
宋秋学轻笑道:“我暂时没有纳妾的打算,就不劳烦你费心了。”
刘媒婆没想到这么大的好事居然会被拒绝,员外家给了她一笔不小的好处,说是如果成了再给她封一个大红包,她哪里愿意让大红包从她手指缝中溜走?赶紧着道:“宋秀才,那家姑娘不止品性好人长得也貌美,要是你们之间成了好事,以后不管是去县城赴考还是上京赴考,他们家都可提您安排路上的事,您也别想急着拒绝,要不先去看看?”
富家小姐们,胭脂一擦,耀眼的首饰一戴,再穿着华丽的衣裳,没几个会难看的。
反正比天天待在地里干活的农家女人来得强。
她不信宋秀才见到了不心动的。
然而。
宋秋学摇了摇头,对着刘媒婆道:“赴考之前我专门寻了神婆算了算,近十年内房中不得添女眷,不然前途尽毁。”
刘媒婆哑然。
宋秀才这话都说了出来,那她还怎么劝?
总不能让宋秀才不顾前途,先纳妾再说?
再说了。
如果宋秀才真的前途尽毁,员外又怎么可能又搭女儿又搭钱的?
刘媒婆讪讪笑着,最后也只能放弃这件事。
又说起了宋家姑娘的亲事,得到的也是拒绝的意思。
等刘媒婆遗憾离开宋家。
在回镇上的牛车上,对着身边的人道:“跑了一趟,又一件事都没办成,白折腾了。”
身边的人跟着小声抱怨:“宋家虽然出了一个秀才,但到底是小地方出身,这么好的事居然不知道好好把握住,纳个妾白得好几百两,这可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大好事。”
刘媒婆也是这么想着。
但凡换个人,这一趟绝对能把事情办下来。
结果遇到宋秀才……
等会。
刘媒婆眯了眯眼。
她到不觉得宋秀才眼界小,不然怎么可能考上案首?
难不成是人家谋求的更多?
一个案首,明年再往上那就是举人。
要是再往上一点,那可就是进士。
一个进士,年纪还不算大的进士,就算去了京城那也是人人都想抢得嘉婿。
难不成宋秀才不是不想纳妾,而是眼界太高,想着去京城求个大贵人家的女儿?
刘媒婆深吸着气。
能有这种想法,自然是对自己格外有信心。
绝对不会一辈子待在这个小地方。
因为想知道宋秀才到底会到达哪个程度,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刘媒婆就算没给宋家做媒,但是也一直注意着宋家的事。
近一年的时间,并没有什么事从宋家传出来。
倒显得极为的低调,时间一长,也没什么人注意到他们了。
而就在乡试之后。
那段时间刘媒婆正忙着替县令儿子寻媳妇,突然听到码头那边传来锣鼓的声音,好奇之下,她寻了个人问道:“今个是什么日子?怎么码头那边那么热闹?”
被问到的人道:“你还不知道吧,咱们镇上出了一个解元!”
“解元?”刘媒婆一开始有些没明白。
可一想想后,她就知道了。
解元啊。
那可是举人中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