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日子比她好,是她自己从小就不学好。”
陈美娘面上露出伤心的模样:“要说没教好也是我不行,我总给她说队里那些老少爷们的事情,总给她灌输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才让她改了性子!”
周二嫂在宋为民家才呆了十几分钟就被赶走,好事的人立马来打听消息,不过陈美娘这次嘴逼得比谁都紧,其他人打探不到只好暗戳戳地自己私底下揣测。
周二嫂自己也心虚,回去后面对周忠杰只说想着家里还有活要干,所以没留在那边吃饭。老周家的人谁也没多想。
苏宝河来信说,他的结婚报告批准了,让宋二丫选了个好日子,定下来后他就请假回去结婚。
宋二丫看完这封信后害羞地咳嗽一声,把事情和崔敏英说了。两人看着老黄历选日子,后又觉得不行,专门带钱找了生产队里年纪大威望重的老人选了个黄道吉日。
之后宋二丫直接打电话通知苏宝河,挂断电话后两人的结婚日期就传遍了整个生产队,不少人在路上看到宋二丫都面带喜色地上前恭喜,更有几人直接问宴席是在小苏村生产队还是在他们小宋村生产队操办。
宋二丫道:“就不去小苏村生产队了,在外面这里操办一场,等到了应城再请宝河的战友朋友喝一场就行了。”
大家连连点头,按理是男方女方家各办一场婚宴,女方送新娘,男方迎接新娘并介绍亲戚朋友。可苏宝河这情况,还真只需女方办理一次就行,毕竟苏宝河亲近的崔敏英直接在宋二丫家里住着。
“那结婚过后岂不是要走了?哎呦二丫你出息了,以后就是城里人了。”
宋二丫前所未有地含蓄地笑了:“哪里有城里人,还要等那边具体安排呢。”
按照政策,好歹要在那边生活几年才会给办理转户口。不过要是有工作单位接收户口,会加快迁户口的进度。
两口子结婚自然不是挑个好日子就算了,后续的事情要繁琐许多,尤其是宋二丫和苏宝河这种双方爹妈都不会到场的情况,因此崔敏英累得不轻。
好在她们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具体的事情,宴席上用的菜色和锅碗瓢盆筷子勺子,早就和邻居以及中间人商量好了,现在就等婚礼前两天请生产队的熟人来帮忙端菜洗碗,总不能结婚当天还让新娘子和新郎大半夜地出来刷碗筷。
不过很快,生产队已经准备好小学的一切,就等着招几名老师后开始上课。
这次考试,宋二丫也被邀请参加了,作为监考老师。
当天一早,宋二丫特地换来一条新裤子,刚出门,连脸都还没洗的何小花从旁边递来一根刚抽芽的柳树条,苏建华在旁边冲着宋二丫直乐,就连一向稳重的苏建中都笑而不语。
宋二丫迷茫地看向何小花:“干啥?”
何小花道:“要是有人考试作弊就抽她丫的!”
苏建华顿时笑出声来,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鸭子。
宋二丫忍不住笑起来:“你以为我是你们两兄弟的班主任吗?”
别说,苏建中和苏建华在公社小学的班主任还真被分配到了生产队小学当领头老师,不过不出意外,苏建华两兄弟这学期就要转学去应城,倒是没有给班主任继续抽他们手心的机会。
宋二丫多谢他们的好意,拎着这根细细的柳条先去了生产队小学。
托小宋村生产队所有人的努力,这座前前后后三排房子的小学虽然还是泥土和稻草混出来的土房子,收拾过后却干净明亮。
小学门口已经排了二十来人,多是附近生产队的知青,也有本地社员,按照一名老师教一个年级的惯例,本次招聘一共要选出4名老师。
宋保国已经坐在门口,挨个登记来考试的人姓名地址,当场审核过他们本生产队书记开的准允考试的证明后,才放人进教室坐下。
宋甜甜戴着帽子裹着丝巾也在其中,当看见面色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