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魏王是个好风月的“雅士”,风雅着风雅着,就收获了一群庶子庶女,临老临老的,又被叶景莘变法给摆了一道,为了给庶子庶女们寻个好前程忙忙碌碌了起来。
魏王一忙活,萧恒就头疼,他爹自己风雅了大半辈子,于经纪庶务上并不精擅,跟官场上那群老油条更是没法儿比。但魏王还有儿子啊,他的嫡子们在魏王妃的教养下都成长得很不错,其中尤以萧恒最为出众,魏王就把弟弟妹妹的事情半数交给了萧恒,半数交给了魏王世子,由于担心魏王妃会抽他,所以他不敢去打扰魏王妃。
萧恒被亲爹烦得没脾气,转头就去烦萧旭了——你变法把这群人原先有的爵位给变没了,总得想个法子吧?这群人怎么说也是正正经经的宗室,亲王府的小郎君小娘子呢。
萧旭也正发愁这件事,开国之初,都愁自家血脉不够丰盈,所以大家都鼓足了劲儿地开枝散叶,宗室子弟就算没有爵位,也会录个勋,现在像魏王府里这样的非法定名额内的妾室所出之子女还不少,也得给人家安排安排出路啊。
“各府衙招属官时,宗室亦可参加。”萧旭看着萧恒,点了点头。
萧恒的表情很是诡异,“圣人觉得,他们能考得上?”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宗室子弟几乎是从一生下来就领着国家发放的俸银禄米,人家混吃混喝这么些年了,你突然就让人家没了这份收入,上赶着要人家自谋出路,这不是要了亲命了吗?
皇帝想骂人,国库可没有那么多钱粮拿出来养废物,可偏偏这群废物跟他一个姓儿,往上数一数,大家的亲缘关系还挺近,萧旭就算是再嫌弃这群人,他也必须得管这群人,不然宗正第一个不答应。
萧旭思量了会儿,一咬牙,决定把宗室子弟拎到宫里来当侍卫,金吾卫也好,虎贲军也好,实在不行还有御林军,总能把这群人给塞下去,大小还能有份俸禄,之后也能凭着这个出身入朝为官不是?
萧恒听了萧旭所想,赞同一笑,提醒萧旭:“那小娘子们呢?京都府奢靡婚嫁成风,聘礼嫁妆都是水涨船高,萧家的女儿出嫁,总不能丢
了脸面。”
这要是放在以前,宗室女们身上基本都带着爵位,礼部就能把这事儿给办了,一应礼仪都有定例,自己家里再随意添置些东西,就能凑出几十抬嫁妆来,风风光光的十里红妆。可现在,她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不再有爵位了,没有爵位就意味着没有俸银禄米,没有食邑封地,当然,更没有礼部来承担婚嫁礼仪之事。
闻言,萧旭冷笑一声,“你去问问他们,谁家养不起女儿了,让他们把自家女儿的名字报上来,朕来给他们家的小娘子出嫁妆,朕也替他们家的小娘子挑郎君。”
得,这一笔算是省了。萧恒心下叹了句,皇帝给你家挑女婿是件好事吗?当然不,须知皇帝他自己的女儿都愁嫁呢,真要有好人家的子弟还不都得紧着皇帝亲女和与皇帝关系亲近的显赫之家的小娘子了?皇帝要替你家的小娘子挑郎君,只能证明,皇帝打算拿宗室女出去搞搞政治联姻,拉拢拉拢别人。而按现在的状况,皇帝挑出来的女婿,十有□□都是家中浅薄没有根基的寒门子弟。
寒门子弟能娶到宗室女,那是赚了,可让宗室女嫁寒门子弟,只怕绝大多数都是不愿意的。不要看着寒门也出了一个当宰相的叶景莘,这么多年不也就这么一个叶景莘吗?真要嫁了寒门子弟,那可就得苦熬好些年的日子了,叶景莘拜相时年方五十,其夫人刘氏亦是半百之龄。看惯了京都繁华的宗室女哪里肯嫁这样的寒门子弟?
至于说叶景莘的儿子还能尚公主,那人家虽也是寒门,但人家有个宰相爹啊,宰相之位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闪着金光的,家里无甚历史传承无妨,宰相的光环足以弥补。旁的寒门子弟,可没有叶景莘这么个爹。
但凡是稍稍心疼自己女儿一点的,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