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名讳(3 / 3)

既然如今战事已开,只能将错就错下去——那高兰嚣张至极,不如趁此机会,灭一灭敌军的威风,涨一涨我大齐之志气,也是极好的。”

“再者,若是皇上忌惮勇毅王府居功自傲,不如借此战事试探一番其忠心。若是勇毅侯的确生出了忤逆之心,等战事结束,班师回朝,皇上再和他们算账也不迟。”

献庆帝闻言,心下衡量了其中利弊,也觉的惠景候所言颇有道理。

他这个表兄,虽是个闲散侯爷,平时遛鸟下棋,纨绔成性,倒也乐的自在。可关键时刻,却总能拨开迷雾,直指要害,叫他满心宽慰。

献庆帝大手一挥,“来人,拟旨——暗中派人八百里加急,赐苏易简父子尚方宝剑,另赐其阵前斩将之权,以保战事万无一失。”

说罢,献庆帝又道,“再去热一壶上好的瑞酿来,朕要与皇兄小酌一二。”

大太监李忠德闻言,忙笑着应了是,转身行出了殿外。

........

御书房外,德平公主带着宫婢悠悠而至。

她一边迈着步子,一边若有所思。

前几日在松墨巷子的李府里,听了柳红玉母女的哭诉,她答应薛亭晚和李婳妍要帮忙查出其夫君王兴车的下落,不料这一查却傻了眼——国子监儒生之中、满朝文武百官之中,压根就没有叫王兴车的人。

德平公主满心的难以置信,好生生的一个大活人,进了国子监却成了查无此人?难不成是撞了邪了!

德平公主今日来御书房里,便是想将此事询问献庆帝一二,不料走到御书房跟前,守在门口的大太监李忠德回禀道,“请公主留步,皇上正在里头和惠景候爷小酌。”

德平公主点了头,正欲转身离去,想起来大太监李忠德乃是这禁廷里一等一的精明人物,当即张口问道,“李公公,本宫有一事不解——你说,若是一个儒生数年前进了国子监太学,如今无论怎么探查,都找不到他的消息,如此平白消失,莫非是被歹人杀害了?李公公可能猜测到其中缘由?”

李忠德听了,忙“嘘”了一声,捏着嗓子道,“咱们大齐天子脚下,民风良好,路不拾遗,这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若是有人敢对国子监的监生做下杀人灭口之事,怕不是要被龙禁尉大卸八块!要我说,指不定是那儒生入太学之前,便改换过名姓!”

“嗨,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过!十几年前,有个新科进士本名叫贾朱卷,他嫌弃自己的名字和“猪圈”谐音,总是被同窗取笑,金榜题名的第二日,便拿着户籍文书去了户部,给自己改了个好听雅致的名字......”

德平公主心头一跳,打断道,“若是儒生进太学之前便更改过名姓,那又该如何查出他的本名呢?”

李忠德想了想道,“大齐疆域广阔,全国共设有十八行路,下头更有百州郡有成,乡里上千,若是儒生进国子监之前,便在自己家乡更改了户籍文书上的名讳,只怕要亲自去其家乡的户部查验,才能得知其原名。”

“本宫明白了!”

德平公主了然一笑,冲李忠德道,“多谢公公解惑。”

李忠德忙摆了摆手,一甩拂尘道,“公主严重了!老奴不敢当!不过,公主问这改名换姓的事儿做什么?莫非是哪个监生惹了公主不快?公主要找他的麻烦?”

“非也非也,”

德平公主笑道,“乃是永嘉县主为本公主出了一个难解的谜题,如今听了公公这番话,本宫受益匪浅,这谜题已经有些头绪了!” .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