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58、天道酬勤有擅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8、天道酬勤有擅长(2 / 4)

礼惹夫家生厌,真是说不出的苦处。

这种恶劣风气传到后世,彩礼就成了遗风陋俗,成了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林兰馨的婆家周家,给她送的大定礼非常丰厚,对林兰馨真是很看重了。

据胖妈和金妈说的,吴大嫂跟周家人发了话,说收的礼全给林兰馨放进嫁妆,给她陪送到周家去。

这林兰馨经济上没吃亏,据说她未婚夫还发了愿,说两个人结婚以后,愿意支持妻子继续求学,孩子晚点生也行。

而且林兰馨的未婚夫学历也高,留学回来之后,已经在政府谋到职位——将来可谓前途无量。

只是听说,周家的那位未婚夫,长得不怎么好看。

但总的来说,林兰馨这门婚事是瑕不掩瑜。

……

林家的婚事珍卿听过就算,她课余时间除了还抽空画画以外,目下连打工挣外快的功夫都没。

要说这圣音女中的课程,名目真是多得不得了。

每天课程排得满满的,白天上一天不说,晚上还有自修课——简直跟后世的中学,是一种压榨的方法。

要学的课程包括德语、英语、国文、文学、数学、历史、地理、生物、世界史、体育课、绘画,还有哲学课和读经课。

她们现在是预科一年级,德语、英语是两门很重要的外语课,听说到上正科的时候,绝大部分课程,都是用外文教材了。

不过珍卿对这些文课,到现在为止,都还是游刃有余的。

文史类的课程就不必说了,这一直是珍卿的强项科目。

有一回上国文课,俞先生引用经典,说传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俞先生给大家讲解出处的时候,说这几句话是出自《左传》的。

但珍卿是知道的,这几句话并非出自《左传》,而是出自《易经》的《系辞传》。

她随口跟舍友梁玉芝说,梁玉芝竟然跑去跟俞先生说。

幸亏这俞先生是个心胸宽广的,不但没怪学生指出错误,反倒非常纳罕地问珍卿,她难道读过《易经》吗?

珍卿就老实跟他讲,她拜过一个国学师父,确实跟他学过《易经》。

从此以后,俞先生对珍卿格外关照。

只不过圣音是教会女中,不怎么重视国学,俞先生的地位不高,说关照也就是寻常多讲点东西,态度也会比较好。

就只是这样,珍卿也非常感激了。

除了文史类的课程,珍卿学英文、德文,也格外地得心应手。

她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她从暑假上家教课就发现了。

英语确实上辈子学过,这是天生的作弊器。

但珍卿这一辈子自幼勤学苦读,锻炼了非常好的记忆力,这是学外语记字形、句子的一大助力。

而且她对外语的字音,也出人意料地敏感,很容易就能对不同字音加以辨别区分,并且记住正确的读音。

珍卿觉得,这种优势与其说是天赋遗传,不如说得益于多活一辈子。

她从小就处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老家人讲的禹州话是最基本的,但在她脑海里,还有上辈子的方言和普通话。

下意识就会将不同语言,进行对比区分。

小时候教过她的匡先生,讲的像是带蜀州口音的普通话。

而李师父跟珍卿讲的,也是带禹州味儿的普通话,李师娘讲的更是带京味儿的普通话。

她在这么复杂的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之间,就会识别、模仿别人的语音。

这十几年之间,竟让她形成了一种特殊技能,使她对不同方言的发音很敏感。

以致现在学起外语来,也是事半功倍,显得极有天赋,不可不谓是意外之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