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端着碗或摇着扇子,能扯到下午上工都不散。
林芳有时候也端着碗跟着出去,默默在旁边听着周围人闲聊,扯皮,也去多了解村里的人和这个时代,毕竟只靠原主记忆太片面。
也会偷偷注意别人家的饭菜,看到眼熟的,各种小花样的,就暗暗记下。担心自己突然会做会露馅,还特意去相熟的婶子那问问做法或者问问林母。林母想着后院子菜多的吃不完,于是才有了这些饭菜改变。
再说盛夏各家自留地里的种的蔬菜早已经泛滥成灾了,再不吃有些都烂在地里了,要赶紧摘着吃了。吃不完的就要摘下该腌的腌,该晒的晒,好方便存储。
吃完饭,林芳动作迅速的收拾碗筷,还有一堆事等着呢。后院的一头猪,前院的三只鸡两只鸭子都要喂了。还要去河边把一家人衣服洗了,队里的猪草还没打够。自留地里的菜要赶紧收了,最近还要赶紧把菜藤菜根拔了,翻翻地,抓紧时间把下茬蔬菜种下去,不然过段时间都接不上……
洗好碗筷,拎着拌好的猪食去了后院,顺便把蔬菜摘摘。
“姐,姐……” 听声音,这是自告奋勇去替林芳给队里打猪草的林小弟回来了。
“在后院呢!”林芳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满筐子的豆角,茄子,黄瓜,冬瓜,番茄……这不大的自留地,结的蔬菜倒是密密麻麻,多不胜数。有些没来得及吃都熟过头了。
扔两个新摘的黄瓜番茄过去,林小弟也不洗,往衣服上擦擦,直接就大口啃起来。
算了,这个时候也没啥化肥农药的。
“快吃,吃完帮我抬到前院去。你猪草送去了?”
“嗯嗯,送了送了。” 嘴里还吃着番茄不住点头,含糊不清道。
“走吧。” 嘴里叼根黄瓜,林小弟弯腰去抬筐子。
估摸着时间又该做饭了,洗把豆角,切上一节冬瓜,只拿油盐清炒,配点葱花青椒,这味道也够好了。
田恬上辈子就会煮饭,自认手艺还不错。小时候父母忙,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两边跑。
奶奶一家是典型的北方农村妇人,外公外婆是江南的苏州人家。两家老人总是暗暗互相较着劲,外婆带着学绣花做衣弹琴,奶奶就带着煮饭凫水爬树掏鸟,漫山的淘气撒野;外公教了书法,爷爷就带着上山下地摸鱼……
外婆家想教出一个琴棋书画针织女红的小淑女,奶奶家就想教出一个摸鱼爬树凫水上山的假小子。有时候田恬让四个争宠的老人闹的哭笑不得。
那时虽没一年到头都见不了父母,但生活满满当当都让这四位老人占满了,连丝烦恼都没。
后来长大了才明白,学也好玩也罢,不过是老人担心小孩子想爸爸妈妈……
毕竟别人家父母都陪着孩子长大读书上兴趣班,没办法老人家们就想方设法的带着学习带着玩闹,让人根本没时间去思念去羡慕。
幸好,上辈子田恬活到了三十多,他们都走在前面,不用白发人送黑发人。不然……
“姐,菜要糊了,你发什么愣呢?”林小弟一声叫,惊回了思绪漫飞的林芳。
回神掀开锅盖,赶紧趁菜,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可以吃饭了。
“小芳,我看你最近身体也好了。最近播种、浇水、除草,队里着急说多给工分,明天跟着我们一起下地,学学种地。” 饭桌上,林母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后院的自留地,我还没收拾完种上菜呢?” 最起码不论怎么折腾自留地,可以挑早晚阴凉的时候。
“不用,菜让建党和小慧先给摘了。回头下了工,让你爹和老大抽空翻翻地就好。” 顿了顿,林母接着道 “家里花钱多,接不上档,总要多挣点。”
“姐身体刚好没几天,下地那么累,再病了怎么办?医生都说了是吃不好喝不好加累病的。” 林小弟满脸不愿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