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9、第 39 章(2 / 4)

除文考、实操和兴趣类考核外,还附加了一项武考,但这一项并不要求所有学生参与,算是额外的。

俞九如是书院成立以来第一位在十八岁前一次性通过了文考、实操、兴趣类考核以及武考的学生。但他自认是沾了前世记忆的光才得了便宜,比起完全靠自身能力毕业的大哥俞九方和二姐俞孟芪还是差了很大一截。

“吱呀——”

院门打开,鹤发童颜的老人在看到俞九如后登时笑眯了眼,“小少爷!”

“院长爷爷。”

俞九如上前见礼,对这位于自己而言亦师亦亲的老人十分尊敬。

老者名叫俞京,在到俞氏书院任职院长前,给俞家上任家主也就是俞九如的爷爷当了大半辈子助手,也算是看着现任家主俞伯东长大。如今已近耄耋之年却依旧闲不下来,每年都为俞家培育出许许多多的得力人才,很受人敬重。

“您近来身体还好吗?”

“好好好,都好!”

俞京拍拍俞九如的后背,动作里透出亲近和熟稔,“小少爷还说我呢,你这次可是让大家捏了把汗。我以前怎么教你的,行事谨慎第一安全为重。学的时候比谁都机灵,怎么一遇上事儿了就忘得干干净净。”

要说俞家这一代的四个子女,俞京最欣赏俞九方,但最喜欢的却是俞九如。原因无他,就在于通透二字。一个不过十八九岁的少年却活得比谁都清楚,确实难得。但俞九如太重亲情,重到把自我都放轻了,这点既让俞京欣慰,也难免让他担心。

“是我鲁莽了。”

俞九如脸上一红,小鹌鹑似的乖乖低头认错。考虑到有外人在,俞京也没再多说,招呼道:“来,进屋说话。”

待大家落座后,他细细打量了会儿十三名练习生。只见众人中有的神色平静自若,有的面露好奇东张西望,也有几位显得不太能放得开手脚,但都是些眼神清明、气质也干净的年轻人。

俞京在心里暗暗点了点头。

“小少爷,你要的地方和老师都已经安排好了,随时可以开课。”

“以后就要给您添麻烦了。”

他摆摆手,“举手之劳的事,小少爷这么说就是跟老头子我见外了。”

在等待收购银星的这半个月,俞九如倒也没闲着。还记得秦屿之前问他进入文娱业的目的是什么,俞九如总不能说是被系统骗进来的,至于今后何去何全看系统任务安排。

他在想该怎么回答秦屿时,也认真思考了这一问题,试图找出个既可以说服自己,也能被他人所接受的答案。

如果说寻常世家终其一生都在资本的浪潮中淘沙,那么俞家就是站在资本身后的操盘手、掌舵人。而背倚俞家的俞九如有权利也有能力决定自己是要随波逐流,还是标新立异。

而他选择标新立异。

比起利用资本炒作流量,操控舆论乃至收割粉丝经济,俞九如唯一感兴趣也是唯一愿意做的就是好作品,如陈酿老酒般韵味绵长的好作品,以及那些有本事创造出好作品的人。

这十三位练习生便是开始。

前世的摸爬滚打让他懂得了一个听起来老套的道理:这世上没有所谓的一鸣惊人,即便有也只是昙花一现。真正的台柱子无不是历经岁月铅华,咬牙将自己一身的硬骨头敲开碾碎,随后一点点拼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不过如是。

他想给这些训练生一个机会,一个自己前世求而不得的机会:最好的教学资源与再平等不过的学习环境。一个无需溜须拍马、端茶送水,也不用勾心斗角抢夺资源的好环境。

“各位请跟我来。”

俞九如跟在俞京身后,带着一众训练生离开小院往更深处走去。在穿过砖石砌成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