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明宫小食光> 第39章 第 39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第 39 章(2 / 3)

道,“何况鹤哥儿只是贪玩了些,人聪明着呢。”

正说着话,宫中的内侍便来了,接金氏与张家二子入宫。

张府门前,已停了两顶蓝色轿衣的暖轿,金淑正欲登轿,忽然听见张峦悄声对她说:“你记得同大姐儿提那件事。”

“有合适的机会,我自会提的。”

说完,金氏便坐进暖轿中,往皇宫去了。

***

坤宁宫中,张羡龄坐在蒹葭堂前,发了小半个时辰的呆。

听说金氏并两个弟弟要来,她的“惊”大于“喜”,一来她是穿越的,虽说继承了原主的全部记忆与情感,但面对着原主的家人,张羡龄难免会有一些心虚;二来她依稀记得,这两个弟弟长大以后,似乎是那种标准的反派型国舅爷,最后也没个好下场;最重要的一点是,她穿越前是独生子女,到了快二十岁的年纪,忽然多了两个弟弟,张羡龄完完全全不知道该如何与弟弟们相处。

她回忆了好久,将脑海中与娘亲、爹爹以及弟弟们有关的记忆翻出来,细细品味。张家的规矩,一贯是娘教女,爹训子。是以管她管得最多的,是娘亲金淑。也许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内,金淑只生了一个女儿,所以待张羡龄格外严厉,就期盼她争口气。

大弟张鹤龄则不一样,作为张家上下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好大儿,他小时候一直是养在祖母身边的,后来祖母去世,重新回到爹娘身边,却还是一副霸王脾气。金氏每回要教子,他一装哭,便也下不了手了,更别说旁边还有一个拉偏架的张峦。纵使张鹤龄砍了领居家的树,打了学堂的同窗,到最后,还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至于小弟张延龄,她离家时还是一团孩子,完全没什么印象。

印象格外深刻的,是祖母临终之前,拉着张羡龄的手,好好嘱咐了一番:“大姐儿,都说长姐如母,你一定要尽好长姐的责任,照顾好两个弟弟,让着两个弟弟。即使出嫁了,也要对弟弟们好,不要有什么事,谁给你撑腰呢?”

想到祖母的耳提面命,张羡龄抿了抿嘴。

焦急等待了许久,她终于听见宫人通传,说金夫人和两位小少爷到了。

等到亲眼见着金淑,张羡龄原有的那一点疏离之感顿时烟消云散。金淑和她穿越前的母亲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连左边眼睛下那一点泪痣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金淑抱着张延龄,与张鹤龄一起按照宫中的礼仪给张羡龄行礼请安。

“快起来吧,赐座。”

几人在圈椅上坐定,金淑注视着女儿,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没瘦,精气神也好,她便心下稍定,看来大姐儿在宫中的日子还不算难过,这便好。

一年多不见,母女见了面,倒不知从何说起。金淑摇一摇张延龄,教他叫“中宫娘娘”。

张延龄很疑惑:“不是姐姐吗?”

“从前是姐姐,现在是娘娘。”金淑拍了拍他的小手。

张羡龄忙道:“没事,还是叫姐姐罢,一家人,也不必如此生疏。”

张延龄便唤了一声“姐姐”,张鹤龄则把脸扭过去,不说话。

金淑瞪了一眼张鹤龄,笑着说:“鹤哥儿如今习字,倒有了些长进,拣了几张好的,给娘娘看一看。”

“随便写的。”张鹤龄急急地说了一句话,瞧着是漫不经心的样子,两只手却抓紧了椅子的扶手,偷偷看了一眼张羡龄。

宫人将张鹤龄的大字呈上,张羡龄一张张翻过,看得很认真。

“梅香,拿笔墨来。”

她用红笔,将张鹤龄每一张纸上最出彩的大字圈了出来:“写得不错,这几个字尤其好,再接再厉。”

张羡龄叫人赏赐了一方端砚给他,张鹤龄领了赏,却并不高兴,只皱着眉头。

“怎么?你不喜欢这赏赐。”

张鹤龄嘴角向下撇着,口气很冲:“没有,很喜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