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来拜访,更不会有拜帖交往,废太子的府邸内眷,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平王府就像一座孤岛,暮气沉沉,一潭死水。
这不利于孩子成长。
所以,薛莹恳求裴月明,希望她能允许她带女儿回薛家居住。
陈国公府现在已经没有了。
当年的东宫党羽,树倒猢狲散,陈国公府被夺了爵。裴月明履行了当日的诺言。自来雪中送炭难,收留庇护或许对于卢夫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于她,却有切实恩德,若有朝一日可偿之,她绝无二话。
由于宁王府使了一把力,薛公爷最后被贬为六品闲官,爵位没有了,但一家人平安,搬出了陈国公府,住进了东城聚义坊的一处三进小宅子。
不过后来萧迟登基,重开大庆宫,薛公爷窥准机会,却第一拨就靠拢过去了。这就是个十足的投机者。不过裴月明也没表示什么,她当时缺人,投就投吧,但特殊待遇却是没有的。
年前,薛公爷终于擢升了一品,也从闲职跳出来了,家里换了个大些的宅子。不是没有,之前是不敢。卢夫人也终于敢去联系闺女了。
薛莹就想带女儿回娘家住,她想从平王府这让人忌讳的尴尬境地跳出来,日子好过只是其一,最重要还是将来闺女的亲事。
国孝守完了,萧婧也长大了,终于站住,算是能够摆脱太医院的太医和上进的保命药材了。
但这个事情,是破例的,谁也不敢做主,除了帝后。
这也薛莹无论如何也要求见的原因。
为母则刚。
她捏紧拳,今日不管怎么样,哪怕哭求苦求,腆着脸卖昔日那点子情谊,她也必须达成目的!
不过最后都没用上。
裴月明闻言后,一口就答应了她,并说准备了些东西,让她回去时一并带上。
“谢娘娘。”
薛莹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但总的来说,她是大松了一口气。
目的达到了,坐了没多久,她就告退回去了。
裴月明看出来她的如坐针毡,没有挽留,只温言吩咐把萧婧抱回来,然后让芳姑去送。
轻轻吐了一口气,她缓缓踱步至殿门外。
雨停了,有些潮润的风迎面而来,薛莹抱着女儿沿着陛阶而下,登上车。
车轮辘辘,渐行渐远。
……
京郊,平王府。
侍女轻手轻脚进来,低声在杨氏耳边说了几句。
东院回来了。
几乎是马上,里头就奔走开来,开始收拾东西。
很明显,皇后答应了薛氏,破例许她带着女儿离开这座死水一潭的平王府。
真好啊!
杨氏心里羡慕,薛氏不聪明,甚至可以说得上鲁拙,同样薛家也不出彩,可谁让人家收留过微时的裴皇后呢?
遭遇这样的暴风雨,还能一家子全须全尾,甚至还保有官位,薛莹能带着女儿回归娘家。
羡慕的不仅仅的是杨氏,整个平王府都是如此,有光脚的直接上门讥讽哭闹去了,被太监总管吩咐人“劝”了回去。
薛莹一概不理,迅速整理行装,第二天下午,就登上离开平王府的车架。
也有讨好的去送她,期盼对方能提携一把。
杨氏两样都没有,既不上门酸话,也不相送期盼提携,不过她的儿子知道了,小男孩却特地冲回来对她说:“阿娘,以后我也带你离开!”
杨氏很高兴,细细揩了儿子跑出的一头汗珠,柔声说:“好,阿娘等着呢。”
萧遇死得好啊。
他不死,得带累他的儿子们一辈子。
萧遇被废,之后死亡,连带朱皇后也一并崩逝,最高兴的人,莫过于杨氏了。
她的儿子保下来了,已逃过被迫早夭的命运了。
当今脾性未必好,行事却足够磊落。前两年看儿子渐大,她教文已经逐渐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