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时期不是很清晰了,不过,应当是在我大二下学期到大四上半学期这两年的时间里。”
徐双双用英语磕磕绊绊地回答完,然后就发现,包括导师伊夫·卡特在内,全班的人都用一种惊异地眼神看着她。
她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声,难道说,她的设计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你知不知道,你方才的作品里,其中两个,是设计大师乔伊斯在去年公开的几个作品之一。”
**
作为建筑系的学生,徐双双自然认得乔伊斯这个名字。
不过他的名号并没有伊夫·卡特这样如雷贯耳,但确实也是建筑界近几年来力捧的设计师之一。
徐双双曾经学习过乔伊斯的作品,但因为并不是很喜欢他的风格,所以没有对他持续关注,她从未想过,自己的作品有一天竟然会跟这样的名字产生联系。
那瞬间,徐双双慌乱了一秒,但很快她想到,如果换做是姜玥站在这里,她一定不会退缩。
于是徐双双站直了身体,组织好语言,用自己那并不怎么流畅的口语告诉众人:“有关乔伊斯大师近来的作品,我并没有关注。但是我可以确定,展现在PPT中的的确是我本人的作品,在我的电脑中,有完整的构思与作图经过。”
她说完以后,台下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虽然徐双双并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但从这些人鄙视的眼光中可以知道,他们不相信她。
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是建筑界的大师,一个只是普通的中国女孩儿。
如果不是徐双双非常确信自己没有抄袭,她也不会信任自己。
伊夫·卡特面容凝重。
说起来,乔伊斯也算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但伊夫·卡特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就偏向与他,而是告诉徐双双,下课以后,带着自己的电脑数据,来办公室找他。
徐双双当然没有拒绝。
只是在这之前,她习惯性地,先把这件事告诉了姜玥。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无条件信任着自己的好朋友。
以至于她觉得,哪天要是全世界的人都觉得自己抄袭了,姜玥也会站在她身边,支持她。
果不出徐双双所料,姜玥完全没有怀疑过她。
她迅速地替徐双双分析着情况:
一种情况是你和这位乔伊斯的灵感撞了,就连细节也撞了,这是一件完全的巧合;但这第一种情况几乎是亿分之一的可能性,所以我选择相信第二种,是他盗窃了你的作品。
徐双双道:“可他是业界有名的大师,而我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
姜玥很是理所当然说:“再有名的大师一开始也只是学生。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曾经接了那么多单子,单子是从哪里发过来的呢?”
姜玥的话让徐双双陷入了沉思。
的确,她的这些作品,大多是接单以后的成果。
那时的自己为了赚钱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每天连吃饭的时间都恨不得挤压出来,就是为了多画几笔,给家里赚钱。
作为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徐双双有单子接就算不错了,哪里还有挑挑拣拣的余地。所以当有老板主动找上门来约单,徐双双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
她以为,老板只是为了省钱,谁知这些单子最后,竟然流入到了她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地方。
“我建议你把证据先全部备份一份,我这边也可以替你保存,在关键的时刻,不伤害到自己的前提下,为自己讨回公道。”
徐双双牢记着姜玥最后的叮嘱,将电脑上的证据备份了好几份,然后才提着电脑敲开了伊夫·卡特的办公室大门。
在铁证如山下,即便是伊夫·卡特万般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强迫自己接受这个事实。
这些作品,的确是属于徐双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