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主任的闺女长得真俊啊,那一对眼儿啊,水灵灵的!”
“那肯定的,别忘了人家是在哪里长的!”
“那么高的个子,身材是真好啊!”
“比上一回姓黄的那个——”
“嘘,别说她!”
“我看她对咱大仓是真好,看她那眼神我就看出来了。”
“这才叫对了眼……”
一会儿左邻右舍的,妇女们越来越多。
擀饼的擀饼,炒肉的炒肉,摘菜的摘菜,乱哄哄出进。
这排场都赶上结婚帮忙的多了。
其实不过就是伺候一个客人而已。
郑会计都过来跟大仓娘客气两次了,让阿姨不要忙,简单吃点就行。
可是阿姨们是停不下来的。
人多活少,一棵芫荽都要五个人摘,一个人捋巴一根梗儿。
干活是由头,主要都挂挂大仓的对象到底长得多漂亮。
看一眼之后立刻惊为天人。
而那些家里有适龄儿子的,都感到深深的绝望。
就是把自己家的儿子打死,他也搞不来这么好看的媳妇啊!
而且来了以后还惊闻居然是公社郑主任的闺女!
那就更绝望了。
再看大仓对象的时候,还加上了仰望。
郑淑叶是从街上来的,落落大方,倒没有被围观的窘迫。
她由衷地认为,听妈的话就对了。
这过来一看,小梁的家人真是太顺眼了。
咬咬果然十分听话,除了不会说话,其他什么都会。
左邻右舍也太热情了,农村人的好处就是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让人心里感觉温暖。
她太喜欢这种氛围了。
她妈还让她拷问自己的内心,到了下边村里那种环境生活的话,她能坚持几天?
一辈子都过不够啊!
一会儿终于看到传说中可爱的馋痨痞小四儿了。
也不知道在外面遭遇了什么,腿上手上脸上全是泥。
看到自家又来了这么一位更漂亮的姐姐,自来熟地就跑上来打招呼。
因为他听到这位姐姐问大哥:“这就是小四儿吧,太可爱了。”
手都不洗就去接姐姐给他的好吃的。
还学着城里人的孩子那样有礼貌:“谢谢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