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相处着,凑合着过。
但这一年又有些不一样,汪巧儿当初找工作的那家店老板是个有难耐的,不仅在县里开了两家分店,现在还要去市里开分店。
这一去了市里,这县里生意就顾不上,势必要提拔上来一个代理店长,汪巧儿就是这个时候入了她的眼。
虽然不具备生意人的机敏聪慧,可胜在老实肯干、态度也好,在县城铺子里这几年工作期间攒下了不少的顾客源,撑起小县城的一家分店还是可以额。
汪巧儿就这么在自己尚且懵里懵懂的时候新官上任了。
人家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她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整个店里一团和气干业务,在校县城也算的上一号人物。
相比较于汪巧儿的蜕变,钱桂生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倒不是他出了什么差错,而是大形势越发不好了。
比起个人私营厂子的蒸蒸日上,国营厂子近几年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厂子里拿不到订单,赚不到钱,员工的工资福利也一降再降。
钱桂生虽然是个高级技术员,可在厂子里连单子都接不到的时候,大家就都是吃干饭的,且因为技术工种工资福利好,作为吃干饭的时候也格外显眼。
自从夏天接了几个单子,秋天开始厂子里几乎就没有接到什么单子,没有钱厂子领导也开始想各种辙儿。
诸如给年纪大的办提前退休,就省去了一部分工资,至于退休金那也得等年纪到了,还有不愿意的,就让家里年纪小的来接班,高级工变成初级工,工资也就下来了。
如钱桂生这般实在没办法的,厂子里没活儿的时候就干脆给放假,人家不管你放假干啥,可只要放假那就是不发工资的。
钱桂生那叫一个发愁啊,本以为能端一辈子的铁饭碗,如今还不到老呢,就快面临下岗的窘境。
作为一家之主,他要承担家里所有的开销,这几年上上下下都要花钱,虽然够花可也着实没存下来钱,这未来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尤其老大钱鹏飞,正是读书的年纪,要是读得好,指不定过几年就能去上大学。
如今面对可能失业的未来,钱桂生难免就颓了,要是儿子到时候没钱上学,他悔也能悔死。
-----
这个时候的汪巧儿作为旁观者,不由得有几分庆幸。
起初她嫁进来时,钱家不信任她,所以财政大权都在钱桂生手里,等过了几年,钱桂生愿意脱手、可汪巧儿却不愿意接了。
两口子账分的清清楚楚,谁也不赖谁,多好啊。
眼下可不就用上了,得亏钱一直在钱桂生自己受伤,但凡自己当初接了,这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在钱家为钱发愁的时候,汪巧儿捏着自己的存折笑的开怀。
一开始每个月工资就二十确实不够花,可后来随着店里生意起来,他们这一批元老也跟着水涨船高,工资都翻了几番。
到汪巧儿成为分店店长,一个月工资加上奖金都能一百多,比钱桂生挣的还多呢。
要搁以前乡下,汪巧儿绝对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竟然能挣这么多钱,心内感慨新时代幸福的同时,悄咪.咪将自己兜里的钱藏得更好了。
钱桂生一开始是没有打主意到妻子身上的,家里工资缺了好几个月,实在没有办法了,他第一个找的还是钱家的父母和兄嫂。
钱家大房形势其实也不大好,老爷子早前退下把岗位给了大孙子,老大两口子厂子里也危险,好在家里以前有存款怎么都比二房要好得多。
可面对二房的求助,大房也表示爱莫能助,两个孙子马上就要结婚,再怎么也不能借钱出去。
钱桂生心那叫一个拔凉拔凉的。
大房那里没能接济,钱桂生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瞄向了一个屋子里的妻子。
这也不怪他不厚道,实在是这几年妻子变化实在太大,不仅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