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暂时消停了,林家自然也一切安好。
事实上,林如海虽然防备着甄家和甄家的党羽,却是防备他们直接对他动手。林如海是没有想到,会有敌对派系的官员会想要绕过他这个正主,直接对林家的妇孺出手的。
事实上,官场中人难免需要应对各种阳谋和阴谋,但除了少数长于妇人之手,见惯了后宅阴私,习惯了对妇孺出手以达到目的的人,大部分的读书人和官员还不至于这么下作。
可甄老太太的是什么样的人?她是皇宫中出来的乳母,在皇宫中陪伴皇子长大,见过的后宫争斗和阴谋无数。能平平安安的从皇宫中脱身回家,还深得皇子的亲近与信赖,甄老太太除了有运气,还需要有本事,在后宫争斗中保全自身的本事。
而她的二子一女,就是长于甄老太太之手,哪怕她精明能干,精通的到底不是世间的堂皇大道,而是后宫中的各种争斗,妃嫔们,连带下属的宫女们和太监们永远不消停的争斗。
所以她教育出的女儿甄贵妃能在后宫中平安并且得宠,正是因为甄贵妃得了甄老太太的真传。
可她的两个儿子,哪怕受甄老太太的精心教养,学文习武亦不落人后,可是这二人哪怕被皇帝视作自己的奶兄弟,受到皇帝的偏爱和赏识,可多年为官下来,终究是对国家无用之人。
他们的心胸,眼光和志向已经决定了,他们想要的不是好好做官,不是一展胸中的抱负,实现心中的理想。因为他们根本就是没有什么理想的人。
不像有些官员野心勃勃,想要做官做到首辅,甚至权倾朝野。
有些官员看不顺眼这个世道,想要掌权然后变法。
有些官员怜悯黎民百姓,所以想到地方上去做亲民官。
有些官员是贫寒出身,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将家族发展为书香世家。
当然,大部分官员是没有那么大的心胸和气魄的。可是辛辛苦苦的科举做官,至少是希望自己官越做越大,手里掌握的权势越来越多的。这些人也会面临许多竞争和争斗,也会对付自己的对手,但只有极少的人,才会下作到通过去对付对方的父母妻儿,而打击对手。
比如贾雨村,无疑是个贪酷的坏官,不停的攀附权贵,当权贵的走狗,以期做更大的官,掌握更大的权力。贾雨村攀附到了更大的权贵,转身就能出卖对他有恩的甄士隐家,以及后来的贾家。这样的人不能不说是道德败坏,行为下作。可这样的道德败坏的贾雨村对付敌人,也不会先去对付对方家的老弱妇孺。
由此可见,甄家人的思维方式,实在是与寻常的官员有大大的不同。
甄家有很好的先天条件,甄家的两兄弟天然就受到皇帝的亲近和信赖,如果他们有心,哪怕不擅长科举,也能作为皇帝的心腹成为朝中重臣。
皇帝本就有不拘一格,从微寒中简拔心腹的习惯。
可惜甄大老爷和甄二老爷没有经受住皇帝的考验,他们得了皇帝的信任之后是怎么做得?他们在江南大肆的捞钱。
皇帝虽然没有怪罪他们,却也知道甄家兄弟一心只有钱财,实在不能赋予他们重任了。他们也担待不起。
所以甄家就是这种人家,一方面皇帝偏爱他们,一方面,皇帝也未必看得起他们。也许正因为皇帝轻视他们,不把他们视作威胁,所以才没有把甄家和皇子夺嫡的事情联想到一起。
最近几年,皇帝常因为皇子之间的争斗而烦恼,也处罚了不少支持某个皇子的官员。遇到这种事,皇帝连一二品的官员也照罚不误,并不会忌惮参与官员的品级高低。
也就是皇帝还没有注意到甄家对五皇子的大力支持。
对皇帝来说,同样的事,比如除去某个官员,是为了贪污税银,隐藏自家的罪证而做的,和是为了帮五皇子夺嫡排除异己而作的,那是截然不同的。
皇帝不吝惜那些忠诚又没有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