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楚六十五年秋,静安王楚昀叛乱逼宫被武秀将军沈明月当庭斩杀,但皇帝楚旭却不幸遇刺身亡。
楚旭生前未登皇位不择手段,出卖云阙,通敌叛国,罪证确凿,其罪大恶极,死后不设谥号,不入帝陵。
同年沈长风领兵南下平乱,斩杀叛将左元亮于陵江,平定叛乱后班师回朝,一路北上,百姓夹道欢迎。
直至沈长风大军回到上京时,已是冬日,上京封闭了两个季节的大门终于又缓缓打开了。
大殿上,陆琉安坐于龙椅之上,这几个月来都是她在上朝,无人敢置喙,朝臣们自欺欺人的只当她是以皇后的名义监国,并不敢想另外一种可能性。
现在沈长风回来了,朝臣们高呼“国不可一日无君”,纷纷请求沈长风继位。
如今楚旭、楚昀的兵马都落入沈家手里,再加上沈长风手里本就有的十万大军,这样强大的兵力,没人是沈长风的对手。
现在楚氏两个皇子都死了,宗族倒是有几个稚儿,可没人敢提让稚儿继位一事,稚儿继位又怎么样?这些日子他们已经领教了沈明月的雷霆手段,沈长风也是个雷厉风行之人,兵权都在沈家手里,最好的结果也左不过是沈长风摄政,朝臣们都是人精,知道自己如今为楚家说话还不如识时务一点,卖沈家个好,
再说了楚家的皇位不也是从前朝手里夺来的?至今也不过是六十多年,他们对楚家可没什么用命也要维护的忠心。
改朝换代,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沈长风数年不曾踏入上京,他这几年殚精竭虑,既要对抗夏军又要想办法筹备粮草,如今两鬓斑白,已有了老态。好在他精神气尚好,叫人下意识忽略了他的年纪其实没比楚武帝小几岁。
“云阙百废待兴,夏军虎视眈眈,不可轻敌,末将愿率军抵御夏军,长驻西北。不过诸位大臣所言也有道理……”沈长风环视一圈,“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将军继位!”
沈长风望着龙椅上含笑看着自己的女儿,缓缓解开了盔甲,正想要单膝跪地,却被一旁盯着他的裴景扶住了。
裴景原本还担心父女间会为了这个皇位发生冲突,现在看来完全是他多虑了,沈长风毫无野心,沈明月又对沈长风如此敬重,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父亲跪自己,所以裴景很有眼色地扶起了沈长风。
就在朝臣因为沈长风的话骚动起来时,又有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称病数月的李正元形销骨立,他大步踏入殿内,颤声道:“沈将军所言不错,武秀将军击败夏军,夺回云阙,又平定楚昀叛乱,居功至伟,依老臣所见,武秀将军正是继位的不二之选!”
朝臣们面面相觑,沈明月监国已经有数月了,皇帝没了,有她在,京中十分安稳。可是她再如何出色,也不过是一介女流,难道让他们这些铁骨铮铮的男儿屈居在一个女子之下吗?
这样想着的人忽略了这几个月来,沈明月代行帝权,他们听命行事,和沈明月继位并没有什么不同。当然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和沈明月这个女子相比,沈长风继位他们更能接受。
原以为沈长风回来后,他们便可不用听沈明月发号施令,可现在沈长风自己都愿意让沈明月继位,他们还有什么好说?
这几个月来死在沈明月手里的朝臣不知凡几,已经被驯的如同鹌鹑一般的朝臣们没谁敢当阻止沈明月继位的出头鸟。
没看见殿内一排精兵还在他们后面虎视眈眈吗?每个人手里可都握着刀!不难想象若是有人出言反对便会有血溅当场的可能,没有人敢冒这个险,或者说敢冒险的人已经死了。
龙椅上的陆琉连推辞都不推辞,只懒懒道:“众爱卿可有异议?”
李正元当先跪拜:“老臣并无异议,请陛下尽快登基,也好稳定京中局势!”
有人开了这个头,事情就非常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