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编姓林,早年还担任过某家副刊的主笔,眼光自然比较高,听老张说有一篇比较好的武侠,他起初并没有当回事,直到翻阅了一下老张递过来的稿子,他才上了点心,“情节倒是一环扣一环,就是有些地方衔接的不太好,看来是个生手,你从哪找来的?”
老张笑道:“林主编你绝想不到,这篇的作者是个小姑娘,她第一次过来时,我还劝她回去多读几年书。没想到看了她写的稿子,才知人不可貌相。”
林主编道:“那真是想不到。稿酬你跟她谈了吗?”
老张道:“谈了,是欧阳老先生稿酬的一半。”按照报馆的规定,新作者的稿酬都要比老作者低一些。为了事情有个回旋的余地,老张便只给了一半的稿酬。
林主编道:“欧阳老先生那里,我去过了。这次老先生病的不轻,他家都已经开始准备后事了。如果你说的那个小姑娘真能每个月都交上十万字的稿子,以后可以把她的稿费提到万字十元。”
老张自然明白林主编的意思,欧阳老先生眼看不行了,可是他们报纸的武侠版面却需要一位会写武侠的作者。要知道他们报纸的这个武侠版面还是应读者们的要求开办的,自从这个武侠版面开办以后,他们报纸的销量也确实好了不少。
在他们报纸界,销量就是一切。
他们自然得想方设法留住一位会写武侠的作者。
米朵的那篇名为《长白剑侠传》的,很快就被登在了下一期的报上。
因为版面有限,所以这一次只刊登了五千字。
老张还特地让米朵改写了一下,把悬念设在了结尾处,这样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为着这个,米朵以后再写的时候,每一章的字数就卡在五千字左右。
原来的一章两万字,是她遵循了后世武侠的章节字数。现在看来,这个习惯得改改了。
《长白剑侠传》连载了两期以后,米朵就把家搬到了距离报馆更近的一座宅子。
先前手里没钱,米朵便租了陈太太家的阁楼。可是住在阁楼并不方便做饭,而且陈太太家里还有几个孩子,有时吵闹起来,还影响米朵写作。
这次米朵干脆租了整个宅子,不仅可以做饭,一个人住还清净。
当然房租也要更贵一些,不过米朵现在手里有不少钱,加上报馆那边也发了一些稿费,所以她现在也有了底气。
安置完行李以后,米朵就上街打算买点食材。这一个月她几乎天天都以面包鸡蛋糕充饥,委实是有些想念自己做的饭菜了。
从宅子出去再走一段路就是热闹的大街,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是菜市场。
米朵买了不少食材,其中还有新鲜的明虾和鲳鱼。
明虾的价格并不像后世那么高,反而普通人家都能接受。而鲳鱼是上海人最喜欢吃的一种鱼,价格也不算很贵。
从菜市场回来以后,米朵刚进弄堂,就遇到了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
男子身上有很浓的文人气息,不过步履匆匆,很快就离开了弄堂。
米朵看他出来的地方就在自己家隔壁,不过当时房东太太说,那家住的是一个年轻小姐。
不过这些事与米朵毫不相干,她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开始准备做饭。
很长时间没有吃饭,米朵为了好好慰劳自己,便把买来的明虾做了个洋葱虾,至于鲳鱼则做了道红烧鱼。
饭菜的香味很快就顺着窗户飘到了隔壁,住在隔壁的周小姐很快也就闻到了这股香味。
她雇的老妈子虽然也会做饭,但是却从没做过这么香的饭菜,听说隔壁刚搬来了个房客,难不成是一位大厨?
过得两天,周小姐便找了个机会敲响了米朵家的房门。
米朵正在伏案写作,自从搬到这边以后,没了吵闹的环境,她写作的速度也快了许多。没几天的功夫,就又写了两万字出来。看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