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京城。
文会在京城西城区,一个古典婉约的江南园林里举行,离着城门口十分钟的路程, 出城后至永元书楼同样是大约十分钟脚程。
这一天参加的文人雅士非常的多, 一众大官员都在早上点卯之后,纷纷提前下班,跑去参加文会。
姜山、范雍这几天也做好心理准备了, 反正都已经这样了,还能怎样?
左不过是永元帝拿他们俩做文章, 给刘皇寄国书, 明面上是感谢刘皇慷慨宽仁, 实际上是挖苦嘲讽对方。
天寿公主更看重姜家、范家和褚家的女眷们, 对男人还不怎么看中,因为就算姜山、范雍那是文豪,但全天下他们这样的文豪数一数也有几十个, 但女性文豪不多。
不是没有, 而是她们不出名, 闺阁时期, 还会有才女美名, 但一旦结婚, 这美名就没有了, 世人看中的不是她个人的能力,而是她相夫教子的能力。
既然这些人落到她手上了, 天寿公主是打算打造女性文学品牌人物,把她们做成标杆。
周皇后和一众皇妃都出宫来参加这个文会,永元帝自己也来了,所以整个文会非常的盛大、热闹。
很多青年才俊努力的表现自己, 如果能以才学入皇帝的眼,那最好不错了。
退而求其次,如果皇帝看不中,那左右丞相、六部尚书等重臣欣赏他们,他们的目的也达到了。
英勇侯府的女眷都来了,老夫人、大夫人和二夫人一并来的,二夫人这会子倒是敢出来见人了。
忽然看到一些吟诗作词的年轻学子,他们在极力表现自己……但二夫人想到先前丈夫说的当今陛下对那些诗词歌赋不感兴趣,也就是欣赏一下,但再多就没有了。
二夫人为那些学子惋惜,也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当然,这只是转瞬间的想法,她的目标又落在自己儿子身上,大儿子都二十一岁了,必须尽快把婚事定下来!
大夫人也挺烦恼的,是因为女儿和外甥女的婚事,她们俩自己不上心,安排了相亲,也会去相一相,然后…就没有后续了。
“公主,舾舾的婚事,给我提个建议?”
天寿看了看她这婆婆,说道:“夫人,舾舾才十八岁,其实不要太着急,这两年看看,等二十岁时成婚最好,这后面她身子骨算是发育完全了,生孩子才不会那么危险。”
大夫人叹道:“我知道这个道理,但这个年纪,好男儿都没有了。”
天寿忍俊不禁道:“有的,有很多,除了个别好男儿早早名草有主之外,基本上早早结婚的男儿都是家里父母做主的,夫人,现在的环境,其实要男儿自己能当家做主,否则他担不起事儿来,舾舾嫁过去,那也会被公婆磋磨,夹在中间两面不是人。”
突然想起了什么,天寿小声道:“夫人,褚丞相褚家,他那嫡长子褚昀是个成熟有担当的年轻人,先前在蜀都那边订过亲,但因为褚家被流放,婚事就退了,看这样子,褚昀短时间内不会定亲,过个一年半载,等他们来到京城,或许可以撮合一下舾舾或者舧舧与褚昀……”
大夫人摩挲着下巴,点了点头,却说道:“你不是很看好那个老二吗?”
天寿轻声道:“老二才十六岁,今年也才十七岁,听说原本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但因为他被政敌下套,坑了他爹,他这会子萎了,等他想通了,振作起来,真正想做事情了,估计比他哥要强一些,他现在在思考,等于提前把自己催熟,以后会是个干事的人,但我也把不准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女眷这边,有周皇后参加,还有一些王妃、公侯夫人,及左右丞相夫人都来了,但除了个别真正的才女,比如某些王妃和周皇后是非常懂诗词歌赋,可以言之有物之外,像左右丞相夫人,她们是从底层走上来的,幼年时没有读过多少书,所以她们会非常欣赏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