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夺嫡不如当神医[清穿]> 89、九岁的春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9、九岁的春天(2 / 3)

学问吗?行军打仗,难道不需要兵法吗?这些东西年轻的时候不读书,走街串巷就能学得的吗?从前三国时候的吕蒙当了大将军,还被人劝着读书呢。”

小少年被说得脑袋都低下去了。他家的大人也是宠孩子的,看到这光景就不忍心。祖母何老太太主动解释道:“家里的男人整日忙于公务,咱们家经商的出身,想找个好先生也没门路。便只好在家学些拳脚。”

康熙的手掌在座椅扶手上摸了摸:“哦?”

旗营里的孩子读书不多,这恐怕是个普遍问题。这还是祖上汉人的汉军旗人家呢,姚启圣当年也是个学霸,子孙尚且如此。

这就不得不说清朝的八旗制度了。所谓旗人,看上去拿着国家补贴耀武扬威得很,其实他们是不能经商不能考科举的。唯有的几个晋升途径,要么靠在皇帝跟前露脸,或者贿赂长官,得以谋个差事。再就是靠军功了。然而南方日渐和平,军功不好得,于是风气越发颓靡起来。

气氛有些沉重,这时当父亲的姚仪说话了:“若是皇上开恩,我想把孩子送姑姑家去。”

姚启圣的妹妹姚启桑,嫁给了福建的黄锡衮。黄家人没入旗,属于小书香世家,家里头还开了个书院。不过八旗子弟的姚小少年想要离开驻地,必须得上头特批才行。

“黄锡衮年纪也大了,精力不济。”康熙的拒绝显然是有自己的私心的,因为他转而提出了方案B,“老八身边一直缺伴读,朕看你家的小子与他投契,不如进京随大儒学,比他在外无人管教强。”

姚仪睁大了眼,他张了张口,想说“我家这个学大侠的中二病怕是不适合宫里吧”,然而看康熙一脸已经决定的样子,到底没把话说出口。

何家老太太倒是比儿子光棍,直言道:“只要皇上不嫌弃他愚笨难训,于我们家倒是天大的好事。”

被奉承的康熙心里舒坦了,问起老人家的衣食起居和身体状况:“听闻老夫人年轻时力能扛鼎,可是真的?”

满头白发满身绸缎的老太太不好意思地笑笑:“许久没活动筋骨了,鼎是扛不起来,搬张桌子还是可以的。”话毕,单手握住正堂中央黑檀木大供桌的一条腿,就这么直直地举了起来。好家伙,这种大木桌本来用的料子就沉,结构也厚,支撑也粗,没有四五个成年人没法抬动的。偏老太太单手就能上举六十公分,且桌子上的花瓶香炉盘盏都纹丝不动。

“好!”姚家的小男孩小姑娘给奶奶拍手叫好,一个个眼神中都是崇拜。

康熙和众阿哥:O.O

皇帝陛下本来还想给这家的适龄女孩儿指婚呢,此时见她们一个个摩拳擦掌的样子直接将这个可怕的想法扼杀在了脑子里。

姚家毕竟是姚家,从姚启圣挑老婆的时候开始家风就注定抽风了。

康熙不太想知道这家姑娘嫁人后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他只想把注意力放在这家的男人身上。于是姚仪官升一级,成了汉军镶红旗的副都统。

听说姚家的四儿子想经商,重拾家业,康熙就大笔一挥特批他行商,同时写了一块“生财有道”的牌匾,嘱咐姚老四要与民为善,缓和旗人与汉民之间的关系。“官商有再如那放高利贷,或者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的,必得节制他。你家祖上是汉人,更要承担起爱民的重担。”

如此施恩了一遍,圣驾就离开了姚家返回船上。看这一大家子住的不过四进的房子,小花园只有五十个平方大,着实还没有船上舒服。

八阿哥胤禩跟着逛了一圈,收获了小伙伴一枚,此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姚法祖刚正,明明是四哥喜欢的那种,为何最后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