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贾政兄弟俩商议着,两房暂时先不分家,待出孝之后再分不迟。
反正两房早已分产,公中的那部分,也很好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纠纷。
放松下来之后,一直绷紧的那根神经一下子就松懈下来,贾政便病倒了,来势凶猛,缠绵病榻三个月,反反复复怎么也不见痊愈,急坏了一干贾家人。
突然有一天,贾政在梦中见到了贾母,也不知贾母都同他说了什么,贾政从睡梦中笑着醒来,痛哭了一场后,身体也慢慢地好了起来。
三年孝期满,贾家两房人便分了家,贾政带着二房的人搬到了圣上赏赐的承恩公府,距离不远,只间隔一条街,面积比之英勇候府还更大些。
这几年陆陆续续对府邸进行了修缮改造,承恩公府早已不是当初圣上赏赐时的样子。处处风景可入画,雕梁玉砌,亭台楼阁,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真是无处不雅致,无处不秀美。
看着这满园的春色,二房众人无不欢喜。
主院自然由贾政夫妻居住,其余的院子大小差距不大,只装饰风格大不同,任由他们以小家为单位,自行选择喜好的院子,贾政夫妻不插手。
要说分家以后谁最不适应,就要属女眷们了。
一家人亲亲密密住在一起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早就习惯了那种热热闹闹的生活。
虽然也免不了有闹矛盾生龌龊的时候,可也要比冷冷清清不见人的好。
对此,贾政给的意见就是:“习惯吧,习惯了就好。”
别说原本贾家那一大家子了,就是如今的承恩公府,将来也势必得再次分家。树大分枝,人大分家,哪里有兄弟姐妹报团一起生活到死的,根本就没道理嘛!
康隆七年冬,西北边塞胡人屡次侵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圣上龙颜大怒,点将派兵,势要将胡人一次打服,给他们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那场战役历时三个月,贾环参与其中,凭借高强的武艺和睿智的头脑,立下赫赫战功,捷报传来,圣上骑虎难下,不得不按功封赏,最后咬着牙封贾环为勇毅将军,没有什么实权的那种。
若按圣上的私心说,他一点也不想看到贾家崛起,只恐外戚做大,威胁到徒家皇权统制。
没招,前朝后宫无数双眼睛都盯着他,他也担心随便封赏会寒了前方将士和功臣们的心。
圣上登基后,广纳后宫,这些年陆续有皇子出生,其中最得圣上心的便是华贵妃所出的五皇子。
自从徒琰做了太子之后,贾琼便更改了对待徒琰的方式,温室中长不出遮天蔽日的参天大树,经风雨方可见彩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留下磨刀石,只待梅花开。
贾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了事情的发现,才有了今日的后宫格局,也有了她贤后的美名。
康隆十一年,圣上暗中打压太子皇后一方,欲废除太子,扶持华贵妃之子五皇子上位。
圣上本以为他的行为足够隐秘,不被人察觉,却不知他的一举一动早已经被皇后一方洞悉。
贾琼忍无可忍,直接下了死手,贾政则暗中为女儿外孙完美扫尾。
康隆十二年初,圣上同华贵妃行酒作乐,饮酒过度,又服侍了助兴药,中风瘫痪,口不能言,后太子监国。
康隆十三年,圣上迟迟不见好转,且有恶化征兆,如同一具活死人,经诊断绝无好转的可能。
太医院诊断犹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众大臣联名上书言:国不可一日无君,恳请太子大局为重,早日继位。
太子临危授命,被满朝文武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初一登基,地位便稳如磐石。
因太上皇尤在,当今便继续沿用康隆的国号,以示对太上皇的敬重。
康隆十四年,贾政抛下京城中的纷纷扰扰,留书一封,带着王氏游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