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连带着血肉,鲜血淋漓,千疮百孔。
之前的银蝶她不在意,不过一个可有可无的玩意,可如今这个尤二姐不同,贾珠动了真心,竟然说爱她,连高烧不醒时嘴里念的也都是她。
这对李纨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当年新婚时,两人如胶似漆,蜜里调油,贾珠也只说心悦她,没有爱,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爱!
呵呵,她的夫君,怎么能去爱别人呢?她得不到的,别的女人也休想染指!
“行了,这事儿交给娘来办,保管不给你留下后患,你就甭操心了。”
门口传来李二妹说话的声音,李太太又说:“你们姐妹说说话吧,及笄后你二妹也快嫁去外省,相隔太远,日后你们姐妹想见一面也难。”
李太太叹气,她这辈子没有儿子缘分,一共就生了三个女儿,若不是李家清贫得依靠她的嫁妆过活,以那男人的自私自利,李家早没了她的容身之地。
不过这也没什么,没有儿子抢一个就是,去母留子,打下生就养在身边,一辈都子拿捏在自己手里,还愁到老没人给自己养老送终?孝顺的就赏他三瓜俩枣,敢不孝顺就直接去衙门告他,看他如何在这世间立足。
李纨不解地问道:“这京中有才有貌的好儿郎多得是,为何就偏偏要将二妹嫁去辽城那么远?”
一别千里,山高路远,没有特殊的情况,有可能终其一生也再难见面。
“哼,还不都怪那个害人不浅的死老爷子,在酒桌上就将还未满月的二妹许了出去,连庚贴和定亲信物都交换过了,等我和你爹知道,这事儿也成了定局。不过如今的杨家在辽城过的很不错,在当地产业不少,杨老爷又担任县丞一职,你那未来妹婿也在衙门里当差,日后的前程倒也说不准。”
中和杨家的条件来看,李太太还算勉强满意,杨家人口简单,也少了许多污糟事儿。
以他们李家的条件,要想在京城找个四角齐全的好女婿可不那么容易,当初李纨的这桩亲也是那贾珠自己求的,不然贾李两家门庭相差悬殊,根本也不般配。
李二妹一边给几人倒茶,一边侧耳倾听娘姐的谈话,听到李母埋怨已经故去的祖父,心里不喜,嘴上嗔怪道:“娘……祖父也是一番好意,女儿还要感谢祖父呢,那杨家虽说家世不显赫,却也真是难得的清净人家,女儿很满意。”
在一旁一直没出声的李三妹边嗑着瓜子边嘿嘿直笑:“二姐着急嫁人了,不害臊……!”
李二妹作势要打,嘴里骂道:“再敢胡说八道,撕了你的嘴。”
“娘,您看呀,二姐欺负我!”李三妹撅着嘴告状。
李母忙道:“好了好了,你们大姐难得回来一回,去陪你们大姐说话吧。”
李纨这会儿也放下了心中压着的大石,浑身轻松地同两个妹妹说起来私房话。
李母在一旁看着三姐妹,眼露欣慰。
想起李纨遇到的糟心事儿,心里又禁不住唏嘘叹气。
李纨出生后一直养在李家老太太身边,幼时启蒙学的就是老太太压箱底陪嫁的女戒女则。
那时候她的日子过得艰难,为了讨好婆母,哪怕心里不认同婆母对孩子的教导方式,却也只能委曲求全咬牙认了,最后李纨被教养的呆板教条,言行举止一板一眼,完全失去了小女儿该有的天真烂漫,这样的女子看着是贤良淑德,闺秀典范,可也缺少了对异性最致命的吸引力。
如今,她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李纨年纪轻轻就失了枕边人的心,甚至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丝毫不剩,人生的道路那么漫长,今后的路又该如何去走……!
须臾,不知想到了什么,李太太双眼微眯,里面好似有寒光涌动。
日子很快来到了十月二十八,贾家内外红绸漫天,张灯结彩,鼓乐齐鸣,人声鼎沸,喜庆热闹程度丝毫不逊色大年节里。
为了这场声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