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如愿以偿(2 / 4)

就将这事儿揭过了?她不信。

“瞧您说的,那哪儿能呢!”贾敏抿嘴扯笑,眼睛左右乱瞄,就是不看贾母。

得,看贾敏那样,贾母心中有数了。她就知道,以女婿那睚眦必报的性子,自家闺女差点被骗,他要能咽下那口气才怪。

“退就退了,现在看清楚总比嫁过去才发现要好太多,之后再相看你们可得擦亮眼睛,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儿,哎……!”

贾敏见贾母的脸色缓和了不少,便往贾母跟前凑了凑,讨好地笑笑:“您也说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儿,那最好是找个知根知底又连着亲的对象是不是?从小看到大的孩子,总不至于看走了眼,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贾母盯着贾敏,满脸的一言难尽,知道敏儿还惦记着将明玉嫁回贾家,可她一个做祖母的,孩子父母都还在,她也不好做这个主,毕竟这也不是个强求的事儿。

贾母张张嘴,刚想说话,就听门口丫鬟道:“大太太、二太太、大奶奶来了。”

众人相互见了礼,又坐下叙话。

姜氏接过鸳鸯递过来的凉茶,泯了一口,问道:“敏妹妹怎么有空过来,这会儿不是正该忙着?”

王氏多看了贾敏几眼,见她面色不大好,关切地问道:“你眼睛怎么红了,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贾敏叹气,知道这事儿也瞒不住,就将明玉退亲的事儿同大伙说了一遍,只省略了中间一些不太光彩的环节。

几人一听,也是唏嘘不已,感慨这世道对女子的苛刻,丝毫不能行差踏错,稍有疏忽,便有可能毁了一生。

王氏和容氏纷纷表示要多为明玉留意适龄的青年才俊,定要找一个比魏家那位强出一条街的好儿郎,这边姜氏则陷入了沉思。

姜氏在心里做了好一会儿的思想斗争,终于下定了决心,满怀忐忑地开口问贾敏道:“敏儿,你看琮儿可还行?般配明玉丫头如何?”

同贾琮同岁的贾环都已成了亲,贾琮的亲事到现在还没有着落,这让她这个做娘的如何不焦心?

其实她心里一直很喜欢明玉,也很想她做自家儿媳妇。明玉出身品貌样样不差,可谓是一家女百家求,有足够多的底气和挑选的资格。

贾琮文不成武不就,又不是能继承爵位的长子,姜氏深恐贾敏夫妻看不上自家儿子,冒然提求娶会让人觉得痴心妄想,被拒绝了反倒还伤了亲戚情分。

可这会儿时机不一样,明玉刚刚退亲,名声多少会受些影响,短时间内再找个合适的下家也不现实。她要为自家儿子争取一次,哪怕不成,也不至于太过遗憾。

贾敏眼睛越来越亮,眨也不眨地盯着姜氏道:“琮儿自然是个好的,我亲侄子那能差了吗!大嫂你可能不知道,我一直想将明玉嫁回娘家,可二哥死活不同意,万般无奈下我也只好将目光转向外面,还眼瞎心盲地看错了人。”

姜氏一听,心里绷紧的弦略松了些,笑着道:“明玉那丫头我稀罕的不行,若是能做我儿媳妇,那必是亲闺女也得靠边站的。我只担心琮儿不够好,般配不上明玉,那孩子不大会读书,也不通经营管理之道,更不喜舞枪弄棒那一套,只喜欢编纂些不入流的杂谈游记,没甚大出息。”

贾敏反驳姜氏道:“大嫂你这话不对,我得给你纠正一下,怎么叫写游记杂谈就没出息?没准将来贾家就能出个文坛大家呢!我看琮儿就挺好,性子好,模样好,心思细腻又懂得体贴关心人,将来定能做个好夫君,好父亲。”

姑嫂两人越说越投机,最后干脆凑到一起聊起了结亲的各种细节。

被晾在一旁的贾母、王氏、容氏三人无奈发笑,这俩人,都恨不得明天就一个嫁闺女一个娶媳妇的好。

贾母见状,插话提醒道:“政儿为何反对,想必你们也都清楚,利弊权衡明白后,如何决定全看你们自己,毕竟政儿也只是先给你们提个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