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林,你们自己决定。你若无心仕途,甘心一辈子做个富贵闲人,便在红颜那多下些工夫,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鲜花着锦的好时节可莫辜负了。”
其实比起小夫妻日后选哪个儿子姓林,贾政更担心的是俩人能不能生出健全的孩子来。若是下一代没有残疾,那都改姓林他也没意见。
宝玉神色一凛,脸色也严肃了几分,郑重答道:“是,儿子定当谨记。”
宝玉拽着神情有些恍惚的黛玉回了关雎院,关起房门叽叽咕咕咬起了耳朵,没过多久里面就传出些比较暧昧的声响。
雪雁拉着紫娟和晴雯退出正房,回到了丫鬟们住的西厢后罩间。
雪雁看到小夫妻感情好,她心里安慰,为自家小姐高兴,还小声地同紫娟说:“想必用不了多久奶奶肚子里就有小主子了。”
紫娟笑着点头,回想着刚刚屋里那古怪的声音,脸上有些发烫。想起她娘给她相看的那人,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甜蜜的期待。
一旁沉默的晴雯脸上表情则说不上多好,情绪有些低落,闷着头忙活着手里的绣活,垂下的眸子掩盖住了眼里翻滚的晦涩。
紫娟看了一眼晴雯手中已经绣了一大半的牡丹花,笑着对她说:“这府里的丫鬟中,晴雯这一手绣工可说的上是凤毛麟角的存在,等闲人儿可是比不上。你何不利用空闲多做些小孩子的衣裳鞋子,等这关雎院里有了小主子也好穿戴。”
晴雯手中的针一顿,将帕子往针线篓子里一摔,恼道:“呦,你可说的真轻巧!我可比不得你,每日只需伺候奶奶就好,这关雎院里杂事儿多着呢,我这一天到晚忙的脚不沾地,能有几个空闲工夫?再说小主子现在还是没影的事儿,若真做了衣裳鞋袜,等到那时也早成了掉了色的旧玩意,那还能穿戴吗?没得白白搭上工夫又浪费了好料子。”
晴雯说完就气呼呼地出去了,留下面面相觑的紫娟和雪雁二人。
紫娟不解道:“她这是吃炮仗了?我也没说什么啊,她不做就不做呗,怎么就值当发这么大的火?”
雪雁朝黛玉夫妻所在的内室看了一眼,嘴角勾起一丝嘲讽的笑,慢悠悠说了句:“谁知道呢,可能是她这几天心情不好吧!”
……
如今的大雍朝,因圣上龙体欠安,平王徒历已经正式开始监国,每日协助圣上处理朝政,批改奏折。
朝堂风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致,以平王为中心开展工作,各部门携同合作,办事效率大幅度提升,官员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加。
一些心思活络善钻营的官员,盯紧了平王府的后院,将自家适婚的女儿侄女外甥女,甚至八竿子能打到的亲戚家的女孩,想方设法送进平王府,期待着生下一儿半女,将来好成为家族的依仗。
还有些家中女儿到了年纪不说亲,只待新皇登基改朝换代广纳后宫之时,再以为皇家繁衍子嗣的名义送进宫。
繁育皇家子嗣,没道理只有贾家女儿才行,他们家族的女儿一样能行。
贾赦是贾家在朝中官职最高的人,如今更是成了别人追捧巴结的香饽饽,邀请他吃酒、听戏、赏玩古董古扇者比比皆是。
每日下衙,还不等回府,半路就被人请走,那些人的言谈举止完全迎合贾赦兴趣喜好,将贾赦捧的通体舒泰,飘飘欲仙,差点就忘了自己是谁,自己又能是谁。
糖衣炮弹的慢慢蚕食,让他逐渐找回了年少时紫醉金迷那段日子的感觉,渐渐享受其中,回府的时间也越来越晚,还大多酒气熏天。
姜氏这几年不知怎的患上了头风病,发作起来疼痛难忍,没有太好的法子,只能慢慢喝药静养着。
她嫌贾赦满身酒气又闹腾,便将人安置在书房休息,又让两个年轻些的姨娘过去伺候着,她如今是真的顾不上贾赦,也被他闹得糟心不已。
端午节前一日,姜氏和王氏带着儿媳妇们准备着过节的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