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宝钗志向(4 / 5)

麻利又快速地将室内收拾一新,又给薛王氏和宝钗上了茶,就都蹑手蹑脚地下去了。

薛王氏母女二人静静地喝着茶,谁也没想着开口说点什么,仿佛刚刚的事儿都是幻觉。

过了好半晌,薛王氏突然开口道:“我的儿,你可想做那人上人?可有胆量进去那地儿搏一回?”

宝钗一愣,然后垂眸掩去眼中的晦涩,默了好一会儿才出声问道:“可是娘之所盼所想?”

薛王氏神色一阵变幻,最后又深深地看了宝钗一眼,叹道:“薛家诺大的家业,想要守住,何其艰难!蟠儿又不是个能为的,虽说这几年有所长进,却也有限。娘本想为他寻一门可为助力的岳家,却因薛家商人出身屡次被人看轻。”

“好孩子,你自小就比蟠儿聪慧精明有成算,蟠儿那里是没什么指望,若想保住这薛家家业或是想更进一步,还得看你!”

若是宝钗能在宫中出人头地,那薛家还用愁什么?薛蟠也能借她的光结一门好亲。

宝钗在心中快速思量着,薛蟠亲事上的不顺给她敲响了警钟。

想必她将来亲事的选择范围也很有限。除开商贾之家,就是官宦人家不受重视的庶子,或无才能或品德又亏,出挑的极少。

再有就是寒门子弟,大多家境贫寒,负累甚多。若能考中个秀才举人功名,已是大不易,还不知得历经多少个寒暑。她不想成为别人的踏脚石和跳板,这类人绝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权贵士族更是看中出身门第,除非她愿意为妾,不然绝无做大的可能。

这些宝钗统统在心里分析了一遍,感觉都不是她所愿,她不乐意。

其实这贾府里倒是不错,子弟个个优秀不凡。

已婚的不说,未婚的人里头,贾琏不错,可惜已经定了她表姐王熙凤。

宝玉也不错,可惜他心系林黛玉,一门心思扑在林黛玉身上,别人根本插不进去分毫。

余下的贾环贾琮比她还小三岁,这府里人成亲普遍晚,她耗不起。

东府的贾蓉也不错,只是辈份不对,再则人家也未必就看得上薛家。

宝钗有些绝望,感觉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一丝亮光,也找不到方向。

或许进宫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进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宝钗提醒薛王氏道,宫里的局势瞬息万变,哪怕定好的事,下一秒也可能突生变化,谁又能说得准?怎么听她娘的意思好像都十拿九稳了似的。

薛王氏看宝钗松口了,心里大定,笑着说:“这事儿薛家出面肯定不成,最终还是得仰仗你姨丈和英勇候,若他们真心帮衬,这事儿就差不离了。稳妥起见,薛家就是舍出那十几二十万的银子也使得。”

这事儿很快就被摆在了明面上,母子三人在荣禧堂商议了一番,最终决定鼎力支持,帮了这个忙。

且不说薛家大方地甩出来十万银子,就单说宝钗进宫这事儿,于他们贾家是利大于弊。无耻些来讲,两家作为实在亲戚,宝钗若果真有了大造化,贾家好处不必说,自然少不了。若宝钗没成事或闯下大祸,那也祸及不到贾家,毕竟宝钗姓薛不姓贾。

贾家火力全开,宝钗的初选很顺利就通过了,只待通过年底的复选,翻过年的三月初一便可入宫。

养胎的贾琼听到这个消息,感慨不已。宝钗这个表妹容貌品性均为上上等,只可惜出身不好,那是她青云路上一道不可扫除的障碍。

贾琼极为欣赏这种有志向、不轻易向命运屈服的女孩,并不介意为她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助力。

不久后,宝钗收到两个来自宫廷的老嬷嬷,教导她宫里的规矩礼仪和生存手段。

薛王氏和宝钗对贾琼心生感激,尤其是宝钗,正经感念起了这份恩情。

在她们母女心里,贾家帮忙是收了好处的,而贾琼则是主动伸手帮扶的,意义不同。网,网,大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