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邺来说这笔开销是小巫见大巫,不拘从哪里省一缗子就能出来,但从哪里省呢?
朝廷收入的钱财是有数的,而?开销总是没数的,有多少钱都能开销掉,而?且总是不够。这种情况下,朝廷可以说是‘处处节省’!这个时候临时又要去省...唔,也不是不可以,但凭什么?呢?江州要做这件事,底气可不够硬!
花朝廷的钱,就为了给江州训民兵,保你一方平安?那其他州听到了要不要也跟上?哪个州在建
邺没有几个朝廷肱骨、几个能说话的代言人?到时候大家都要,那朝廷就真的一滴也没有了!
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要政策,这也是如今中央部门和地方上要做事的常见做法——钱是没有的,但朝廷本身的存在却是一笔巨大的资源!靠着朝廷给政策,也能做很多事了!
而?这也更考验官员的能力,有的人拿到政策了比直接拿拨款还好,效果出来非常出彩!但也有的人能力不行,政策给了就是浪费,最?后是肥了一圈人,但事情根本没做成?,反而?弄得比之前还糟糕。
如今的江州一把手,江州牧崔群能力还算不错...更关键的是,有许盈在旁不动声色地引导——在许盈找上面打通关节、要政策的时候就想过后面的事了,这也是和崔群通过气的!
所以要到政策之后做事情并不难!
这件事里崔群要政绩,要名声,许盈则是另有所图...崔群觉得许盈是想要彻底扎根江州,从一个外来户转变为比本地户更本地户的存在。说起来,他自己也是博陵崔氏的子弟,对世家大族的一通操作有自己的理解。
世家大族对家族所在地向来是既压榨,又安抚的。压榨很容易理解,他们不从自己的地盘压榨,怎么积累下巨额财货,然后和外面的世家大族竞争?安抚也很好理解,他们的根底就在于脚下的土地和人,若是一味用强,而?不加以怀柔,他们迟早是存续不下去的!
所以,世家大族也常常为乡人做一些,换得乡人对他们‘感恩戴德’。
崔群看来,许盈也是抱着这个想法做的事。
虽然许盈这事儿做的太实在了一些...世家大族搞类似的操作的时候都喜欢性价比高的,看?起来声势很大,实际并不用费多大力气,也不能真的带来多大的好处(只要利于宣传就好了)。而?许盈这样的操作,声势是够大了,但要促成?此事花费的力气也不小了!
和世家大族常弄得小恩小惠不是一个路子。
但对此崔群也没有多想,只觉得许盈有自己的考量。人家要下这样的本钱,或许是许家侨居在此,一开始就是需要下重本!又或许,单纯一点儿,就是许盈这个人实在,愿意‘做好事’——
这听起来有些天真了,崔群作为地方高官,实在不应该有这种设想。但考虑到许盈在外的名声,他这样想其实也不算夸张。
在外确实有人不喜欢许盈,甚至大肆黑他的人,觉得他也不过是求名之辈!
一个人怎么也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喜欢...但做到崔群这个地位,而?又不是傻瓜的,对许盈都会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
看?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从许盈的作为来看,以当下朝堂的风气,真可以说是清流中的清流,若是让他做的事情再多一些,说是圣人也没问题。至于说外面黑许盈的,崔群这种人哪里还会不知是哪里起的源头。
无非是骗子后面跟着傻子罢了。
而?在许盈这边,之所以比之前更在意粮食的问题,除了一向对粮食安全的在意,也因为他分明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想法变了,这个时候再去看时势,许盈有了更多的心得。而?这种时候,别的什么?都不如粮食来的重要。
当然,另外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原因...许盈的粮食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