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
卫琥提醒韦瑾:“从兄尽快使,这冰是存不住的!”
韦瑾反应过来,赶紧合上箱子,又令裹好褥子。吩咐原本在一旁打扇的婢女:“令后厨兑得杏果矪来,每盏用碎冰!家中各处送去。”
两个担箱其实并不大,装的冰有限,韦瑾也只能这样分了...他家人口在此时的大族来说并不算很多(这当然是只算他家这一房),但再怎么说,他家以及同一所宅园住着的叔叔一家,也有十几个排面上的人。
得了冰之后,大家都得照顾到,那就不能分冰了,不然太少了不像样子。倒不如兑了杏果矪,人人都能喝一碗两碗。
不一会儿,婢女回转,还抱着一大壶杏果矪,这当然是韦瑾和卫琥的。婢女身后有一个来传话的女婢,恭恭敬敬道:“郎君,郎主与夫人遣奴来问,这寒冰是从何处得来的?”
韦瑾笑了笑:“是朋友所赠,不敢独享,这才与家中用了。”
婢女记下这话,并没有追问是哪个朋友,很快就退下了——很显然,如果韦瑾觉得有必要说,自然就会说。而如果他觉得没必要说,她再问,就是多嘴了!
韦瑾见人走了,这才与表弟卫琥用碎冰果矪,其酸甜冰凉,远超过井水冰镇的效果。见银壶壶壁上沁出细小的水珠,忍不住笑道:“实在难得,从南下后再未夏日见冰,也不知若冲从何处得来。”
他并没有问卫琥的意思,他心里估计,是许盈研究出南方藏冰的技术了...这是必然的,不然他现在见不到冰。而这种技术,和各家的食谱一样,都属于概不外传的‘秘方’,他自己也是势族子弟,自然不会问这个。
“送了几处?”韦瑾问卫琥。这话没头没尾的,但卫琥知道他的意思。
“老师家中自有亲故,都是要送的,再有就是从兄一般的伙伴了。”说起来,礼单还是卫琥和蔡弘毅一起帮着写的,他自然知道送了那些人家。
许盈去年在随园藏冰的时候还打算开个冷饮店,但真到了今年就知道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计算用量之后就知道,冰这种东西在夏天是怎么都不够用的!所以在夏初时他根本没让人打开冰井,知道此时步入盛夏,这才开始用冰!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虽然卖冷饮是不行了,但也不可能完全自己偷偷享用。所以自家用冰之外,他又给亲故、朋友都送了一些,聊表心意。
听说各处都送了,韦瑾忍不住调侃道:“若冲名声已盛于极,有建邺童谣道‘平生不见许若冲,知交遍地不足说’!如今看来倒是说中了!若得若冲为友,夏日竟能用冰了。”
这童谣有出处,说的是前些日子许盈以‘玩香品茗’为名搞‘奶茶宴’,弥合了年轻人中的南北矛盾——真的消除矛盾是不可能的,但大家做到了暂时表面上达成和解。因为干成了这样一件大事,许盈在南北两大阵营中都获得了极大声望。
能在南北两大阵营都吃得开,并且拥有极好的名声,年轻人中也只有他一个。
对于许盈来说,这件事暂时控制了南北对立的烈度,这是主要目的达成了...至于原本想到的‘顺路带货’,也不出她的设想。奶茶以一种此时非常少见的速度被大家接纳,成为常见饮品。
几乎是品尝过的人,都能很快喜欢上。无论是喝奶的,还是喝茶的,眼下意见同时统一,都改喝奶茶了。
煮奶茶用的红茶卖的飞快。
不过这依旧是殷实人家才能享用的饮料,东塘庄园出品的奶粉让奶的价格降了不少(奶本身不贵,但在南方真的很难得),但依旧不算很便宜。再加上茶叶的‘物以稀为贵’,蔗糖的一直很贵,奶茶根本便宜不起来!
这两年糖在南方降价了一些,原因就是许盈在大搞甘蔗园!不只是他做,他还做推广,各地地主农户只要肯种甘蔗,他就能收!这样一来,蔗糖产业越来越大。但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