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第91章 三国(二十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章 三国(二十三)(3 / 8)

的阴谋自然行不通,也不能和他们说世家的态度兖州的情况等等,甚至都不能说黄巾军还在蠢蠢欲动,当留人驻守城郡。

这群热血冲脑的糙汉子只会觉得他们这是找借口,是怕事。

而且这些也说不出口,因为他们不是世家的亲兵,而是汉代的军队,作为汉代的军队,为汉皇室效忠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根本不应当有半分借口。

台上的曹操扫过他们一眼,并无指摘,仅仅是表扬了那些愿意出列的,他文采极好,又深谙演讲技术,虽然兵士们普遍没有念过书,也能听懂他在夸奖自己,一时之间更加激动,纷纷举起武器响应。

……整个场面就和邪-教现场似的,旁观的夏安然这样想着。

他的视力不错,可以清楚得看到最后面远远站在最后的几个兵士虽然被人拉着,但是显然也有想要上前的,尤其是几个年纪比较轻的,被气氛感染的不轻。

如此,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粮草已经备全,这些人很快列队出城,在兖州世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被曹操直接带走。见到他们立刻就准备出行,立刻有几个小将生怕错过这次再没机会,挣开了拉住他们的兵长,拿着自己的兵器跟着跑了出去。

至于兖州的布防,就交给了济北相鲍信。

鲍信也是之前支持曹操在陈留时候起兵的人,只不过后来酸枣联军拆散后,他也不得不跟着原太守刘岱回了兖州,之后刘岱要出征黄巾军他也是极力反对,但是没用,刘岱执意出城鲍信能做的也只能是收拢兵士,截回刘岱尸身不让其受辱而已。

之后,也是他在两个同僚中选择了曹操而非张邈,因为相信曹操能够治理好兖州,便举荐了自己的同级成为上官,这份心胸也实在是让人佩服。

也正因为二人曾有共事,亦有了解,所以曹操对鲍信极其信任。

这份信任让他敢于使用这项计策。

要从世家手中骗走兖州的驻军,绝对不能让他们有插手的时间,兵士普遍比较好骗……咳,是直爽,只要有个契机,再有带动,兵士定然会心动,更何况兖州兵中心向世家的也仅是少数,大部分都是一心报国的寻常兵士。

所以曹操就借着这次的“神迹”为借口聚集全兵,然后速战速决,只怕直到他们出了城门,世家才匆匆得到消息正要赶来阻拦呢。

而到了那时,城门会被回城的村民堵上,为了防止冲撞,城门将被限定为单向通行,只能进入不能出行。

计谋一环扣一环,此计策主要出于夏安然,由荀彧、钟繇完善,全员执行。

这就是曹军的风格,全数都是阳谋,事后哪怕兖州世家气得跳脚,也没有任何办法,更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

而结果也一如他们所计划的,时候世家没少想要找茬,但是都被深谙世家手段的荀彧、钟繇等人一一拦回,其中,鲍信亦是在其中帮了不少忙。

这一切直到一个月后才安定了下来。

就在曹操离开兖州一月后,传来了董卓的死讯。

夏安然是从曹纯的飞鸦这里先行得到消息的,也不知道大黑究竟是什么品种,居然能够从长安一路飞到昌邑来,一得到消息,夏安然立刻就去找了荀彧,后者听闻消息后更是激动不已,他激动不已,当夜更是极难得的喝了个大醉。

但是接下来的并非都是好消息。

曹操到了长安,恰逢王允怂恿吕布击杀董卓,他大军入城平定了因董卓被诛而混乱起来的西凉军,和皇甫将军一同稳定了长安局势,只不料王允因此大功内心膨胀,同时又害怕曹操入了长安后重蹈董卓之祸,虽然献帝相信曹操,但是在忠心耿耿的王司徒的以命相逼,涕泗横流之下,也只得给曹操封了一个职衔,便将人打发出长安。

而曹操,在郭嘉的建议下,趁着献帝的满心内疚,向献帝要了豫州刺史的职位。

当然,曹操的说法是,豫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