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饭,只能去吃食堂。
梁美华连连摆手,“不用,我自己带着小栋去食堂吃。今天谢谢你了,小马。”
小马笑笑,“没事,不用谢。”
小马离开的时候,还贴心的告诉梁医生,厨房有给准备好的饭盒。
梁美华的房间里,清扫的干干净净。
站在窗户边,正好能看到外面的马路,大门离马路有十几米的距离,不远不近的。十几米的距离两边都被孤儿院的主人买了下来,只留下中间的几米做成了水泥路,两边都是菜园与十几棵的果树。
此时是劳动课,菜园里是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带着四岁以上的孩子在菜园里手工拔草。
孩子们乐颠颠的拔草,还背诵着古诗。
这一幕真是美好,看的梁美华眼泪都出来了。
下午,梁美华就送儿子去上学,她的医务室在一楼,儿子的教室就在医务室的隔壁。听着隔壁的朗朗的读书声,梁美华的心却奇异的平静。
她不知道进了孤儿院做医生是孟致元最明智的安排,在后面她没有被怀疑过一次,还帮了自己人不少次。这是后话。
白天玉珍在孤儿院的上班,下午四点半下班就回到了家里,开始忙活。今年的冬天很冷,家里白天就没有停止过烤火,炭盆中的火都是烧的旺旺的。
老人与孩子在家里过的蛮好,也不用玉珍担心,有些时候天气好,二老还带上舜舜去孤儿院玩,让他没事与小孩子们玩。二老没事就在孤儿院做义工,帮忙看看孩子。
孤儿院也不冷,五岁下的孩子,没有上学,就统一在一间大房间里玩闹,有两个取暖炉,管道排烟,室内暖暖的。用木柴烧火,烧出来的黑炭还可以重复再烧。可比暖气还暖和,老爷子老太太为了节约自己家的木炭,现在是天天跑这边,等舜舜起床以后就过来,一直到玉珍下班才回去。
今天玉珍的办公室,迎来了高玉玲夫妻。
高玉玲夫妻是第一次来,孟致元打量室内,可比他的办公室布置的还雅致。“姐,你们这里真不错。”高玉玲打量一番站在窗户边看着外说道。
“是蛮好的,比我以前的东家那边还好。”玉珍递给亲妹妹一杯茶,“最近我没事就跟着学习,你是知道的,我那时候只是读了初小,没有读多少书。孤儿院的日常也不用我管理,我没事就自己翻初小的书,然后学习高小的课程。日子过得比在家里带舜舜还舒服。等高小的读完我就学中学的课程。”
玉珍已经开始埋伏笔,她不可能一直装成只有一个初小文化的人。高玉玲是读过中学的,也是高家兄妹三人中文化最高的,之后认识了孟致元,再然后就嫁进了孟家。
高玉玲诧异的看了一眼姐姐,不过心中很欣慰,“姐,多读书识字是好的。你这里都是孩子,多读点书还能教孩子。”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就是因为孩子们,想着多读点书,以后在孩子们面前不用露怯。”淡淡的解释道。
孟致元夫妻是先在孤儿院参观了一通的,最后才来玉珍的办公室的,对于孤儿院还是蛮好奇的。他也笑着说道,“姐,你们孤儿院的条件可是真好,比我们学校的条件都好,看的我都羡慕了。”
说道这里,玉珍笑着说,“那是,小海对孤儿院的付出还是很多的。对了,我打算卖房子。”
“卖房子干嘛?现在那地儿不是住的好好的吗?”高玉玲可是知道的,之前姐姐与过世的姐夫为了买现在的房子可是付出了全部的积蓄,才住多久,又要卖房,是闹哪样。
“是这样的,还记得吃饭时小海说的要开发房产吗?”
“记得,你的意思是已经搞定了四周的居民的老房子?”高玉玲真是对那位昔日的小弟弟林海好奇的不行。
“嗯,已经搞定,年后开工,小海到时自己带着建筑大队从海外来,还说要运来一些盖房的新式机械还是什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