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的时间都没有出村。
一直忙着熟悉周围的环境,现在居住的芒山村,虽然在边城的后方,可胡人只要绕绕路不用进城也能绕过来。
林家也是武将出身,他也习武的只是以前没有想过走武将之路。没有太认真学习。最近也跟着严五一起练武。
“我让柱子与木根跟着你一起进城。”严五因为夫人的交代,虽然不称呼眼前的人四姑爷,以朋友相称,但态度还是恭敬的。
林玖诚已经习惯了严五派人跟着自己的事情,没有反对,“也好。”
今年风调雨顺,胡人冬日不缺吃喝。应该不会轻易来犯。但还是得小心些,他打算收些上好的皮子,让严五找一家镖局,帮忙送进京城给岳母送去表示自己的感谢。
至于做生意,暂时不敢,怕皇帝知晓以后惩罚。不过他也不打算闲着,练好功夫,以后大概率继续靠军功起家。
父亲已经把林家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
边城虽然是常年战争的城市,房屋都一般,大部分都是土砖瓦房,可人却不少,来往的胡人多,城里的交易市场,还是蛮繁华热闹的。
进城以后,林玖诚直奔交易市场。柱子与木根一人看着牛车,一人跟在林玖诚身边。交易市场可不只是有皮子还有一些番邦之物。
林玖诚选了一些质量上等厚实的皮子,买了两只刚宰的羊,劈成两半。在城里买了一些当地的点心,买了一些布匹,油盐以及粮食。
到军户所在的村里,到了大哥父母一家的门口,林玖诚正看到大哥正在和泥补墙,昔日的贵公子一身粗布衣裳与刚认识的军户学习补墙。
看见眼前的一切,林玖诚心中酸酸的。
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不过很快收拾好心中的酸楚,强扯出一抹笑容,高声的喊,“大哥。”
正在外面补院墙的林志诚闻声,扭头回望,惊喜道,“四弟,你咋来了?”林志诚真是高兴。
“我看天不好,来看看爹娘。”入乡随俗,以前唤父母为父亲母亲,到了这边,林父主动说,与边民一样唤爹娘就成。一路上来的的路上其实很苦的,死了不少人,有孩子有妇人有男子。
但林玖诚的父母还有兄弟几家都全须全尾的,一个不少。只是林父的妾室在路上哭喊着要走,走了一个没儿没女的,死了一个。林父的那些妾室,有儿子的跟着儿子过。年轻的男人的妾室,没有孩子的妾室自买自身,有孩子的也不是死就是走。
现在大部分都是一夫一妻,只是家里的孩子多一点。
“快进屋去,外边儿冷,我还有一点点抹,抹完就进屋。”林志诚还拉着身边关系好的邻居:孙兴,给双方介绍。
林玖诚也不端着,对孙兴也是很客气热情的。
屋内的林母已经听到小儿子的声音,迈着小脚奔了出来,“四儿,四儿。”
林久诚抱歉的对着孙兴笑说,“孙兄不好意思,我先进屋去瞧瞧我娘。”
作为边关的老军户,祖辈在此地已经扎根百年的孙兴,也不是傻子,早就看出来隔壁的一家有来头。隐约觉察到了一些不同之处,对于林志诚的交好,他是乐意的,是愿意给予他善意的回馈,面对林家最为不同的林玖诚,他就更乐意结交,态度也更加的和善,“去吧,老太太这是想儿子了。”
林玖诚越过亲哥哥,走了进院。柱子与木根把林久诚给父母购置的一些物品,下了下来。两头羊,分了一半给爹娘还有大哥一家。
其余都是粮食,油盐布匹,皮子,点心等。
屋内老爷子矜持的等待着,不像妻子那样迫不及待的跑出门唤儿子。老爷子刚才在后院正在看种的蔬菜,天气越发的冷,蔬菜估计是长不成了。
不像四儿家的菜园子,是早就开始种菜还是移栽的大苗子。现在已经差不多可以吃了。
才来几天,老爷子已经开始磕绊着学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