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的侧下一边一个迷人的小酒窝。每次笑起来,小酒窝特别的好看。
刚穿越来时,小姑娘斯文有礼,进退有据,典型的小淑女。但现在才一个多月性子明显的活泼开朗了许多。
拉着小姑娘的小手,“好好好,母亲肯定要教你呀。可要说好,以后做给我和你父亲吃。”
小姑娘被拉着坐下,心情极好,夹起一块熟透的肉,沾沾小碗中的蘸料,呼呼的吃起来。小粉舌一进一出的吐气,显然是被烫着。
三人用膳时,远在几百里地外的河州府陆家,有人敲响陆家的侧门。
陆家在河州只能算是二流的富贵人家,不是特别的富贵,但日子过得也不差。该有的都有,也是书香之家。与过世的太夫人是有关系的。
陆家的大儿媳,就是贾代善的长女:贾媛。
午膳过后,在炕上小憩的贾媛被陪嫁丫鬟唤醒,“太太,国公府的年礼到了。”
贾媛迷糊的睁开眼睛,“年礼,怎么先到了,我们的年礼还没有到国公府吧?”
“前儿才出发,应该是没有到。”陪嫁丫鬟(已婚)道。
“那国公府的怎么就到了。”起身以后,净面,坐在铜镜前让贴身侍候的丫鬟给她重梳发髻,重新给抹上面脂,简单的涂了点粉,上了些胭脂。
打扮停当,国公府派来的人,也被引进来。“请大姑奶奶安!”
来的人是国公府的老人,也是早已过世的太夫人留下的嬷嬷:冬嬷嬷。
冬嬷嬷一身青色的细棉布做的短棉袄,下面也是棉裙,冬嬷嬷,长脸,瘦瘦的,皮肤白皙,神色平静,态度恭敬的躬身行礼。
贾媛见到来人着实惊了一下,立刻起身,上前两步,亲自扶起眼前的嬷嬷,“冬嬷嬷,怎么是您亲自前来?”
冬嬷嬷被贾媛扶至一边坐下,“大姑奶奶,老奴是替太太与大奶奶来送年礼。”说着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册子,“这是太太与大奶奶准备的年礼礼单册子。”
接过册子,可贾媛还在问,“冬嬷嬷,多冷的天,您怎么亲自来了,多遭罪。”
冬嬷嬷拉着贾媛的手,“不遭罪,马车上大奶奶给足足垫了几床被褥,舒服,暖和,盖的也有两床。是老奴自己想来找的大奶奶,想替老太太瞧瞧大姑奶奶二姑奶奶三姑奶奶,瞧瞧你们三,看看你们过得好不好,以后有什么事,给家里去信。老奴来的时候,太太交代,说是如果三位姑奶奶在夫家受了委屈,就回去,你们的家永远向你们敞开。
现在太太已经变好了许多,之前她也是转不过弯来。一直有心结,对你们也不上心。这次还给三位姑奶奶补了一笔嫁妆,老奴知道后,主动请求要求来的。
那嫁妆只有两盒首饰,但件件都是精品。还有银票,给别人送,老奴不放心。”
老嬷嬷的解释,让心中一直有怨的贾媛有点糊涂,但又有些舒服,心情起伏还夹杂着些奇怪。
贾媛坐在隔壁,不解的问,“嬷嬷,母亲她有什么心结?”
说道这个,冬嬷嬷深深的叹口气,“还不是三位姑奶奶的婚事。当年老太太一人私底下把三位姑奶奶的婚事都安排妥当,交换名帖都没有让太太知道。
能想象得到的,太太肯定不高兴,对你们的婚事也就不上心,还有你们出嫁以后,每年送回去的年礼,太太都没有管过。
回年礼的事情也是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不只是对三位姑奶奶如此。即便是大爷,因为婚事也是国公爷私下定下的,也没有事先告知太太,为此太太刚开始对新进门的大奶奶也不待见。
也不知道前段时间,太太自己怎么想通了,才开始待见大奶奶。中馈也移交给大奶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