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黎池已几乎代替周扬青,行了两年的首辅职责,替周扬青分担不少。最近,甚至有人暗称黎池为‘代首辅‘。
“虽下官觉得周大人正是老当益壮,但您想回乡享受清闲,下官也就不忍劝您继续劳累了。”黎池温雅如旧,笑言恭贺:“下官就只好提前在此恭贺您了,祝愿您晚年安泰!”
黎池已在代行首辅职责,周扬青却依旧硬撑了这些年,也不过是为了等周家下一代来接上,如今时机已经成熟,他也能安心退下去了。
周扬青想着,他告老之后,周家的下一代才好接上,皇帝能让黎家‘一门三朝臣‘,他们周家可没这份恩荣……
“哈哈,老夫谢过和周的恭贺祝愿了!”周扬青笑容畅快,然后又似没头没尾地恭贺道:“在此老夫也恭喜和周,祝愿和周前程似锦!”
周扬青告老后,若不生变故,就要顺理成章的,由黎池来接过内阁首辅之位了。
然而以如今的僵局,若是生出变故来,也并不太稀奇。
……
周扬青位至首辅,又是从贞文年间过来的老臣,他告老还乡的话,皇帝需要为他做一做面子。比如,‘三辞三留‘,表达一下皇帝的看重和不舍。
逢五日一朝的小朝会时,周扬青就当廷提出辞官告老的意愿,皇帝情真意切地表示倚重他、不舍他,然后驳回了他的辞官请求。
等下次小朝会时,周扬青依旧提出辞官请求,皇帝再次挽留、驳回。
如此三次,皇帝最终才准了周扬青的辞官。这些作态,都是满满的套路。
周扬青辞官之后,黎池依旧做着和以前差不多的事,代行内阁职责。按理说,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地,授予黎池文渊阁掌阁大学士之衔,让他成为名正言顺的内阁首辅。
然而,周扬青辞官离京已过一个月,皇帝却一直没有表态,就像是忘了这件事一样。
后来暗里风声四起,各种猜测层出不穷,甚至一些朝臣看待黎池的态度,都开始有所改变……
不过在有些朝臣看来,黎和周不骄不躁,看不出丝毫乱了手脚的迹象,照旧将公务做得漂漂亮亮的。到底是那个黎和周,着实不同凡人,不敢小觑!
……
一个半月以后。
皇帝召黎池进宫议事,黎池议完事从乾清宫出来,就与明阳长公主迎面遇见了。
……
黎池作为宠臣外加权臣,在一些皇家宴会上,与景文帝赵俭的亲妹赵舒,有远远地见过面。
但在这乾清宫前,今天是黎池第三次与她见面。
第一次,黎池称呼那圆滚滚的小女孩儿,为二十一皇女。
第二次,黎池原本仍唤那桃红宫装少女为二十一皇女,在得知她得了册封后,就改称明阳公主了。
而今天的这第三次……
黎池认出了对面的女子,脚下止步,恭敬地躬身行礼:“臣黎池,见过长公主。”
距驸马郑宴被斩首,已经过去将近四年。赵舒这些年过得自由、干净,姿容颜色较之以前,明艳动人许多。
“黎大人不必多礼,且快平身。”
黎池依言平身,身姿立在那里如松如竹,神态却又温柔和煦,温雅翩翩。
黎池眼睑低垂微敛,以示恭谨,这也就掩藏了他眼底的神色。“臣谢殿下。”
赵舒眼神不闪不避、不怯不羞,就那样直白地看着眼前这人!眼神浓烈得似乎能溺人,眼中神光也尽是化不开的情意……
“听闻黎大人最近在忙晒盐事宜,可还顺利?”
“劳长公主挂念,建盐场晒海盐的事,一切都很顺利。或许不用几年时间,大燕百姓就能吃得上平价盐了。”
黎池虽不是奉行‘爱情至上‘的人,可在情爱这一方面,却到底不是一个傻子。从各方面来看,他都是一个极为聪明。
“黎大人一心为民,着实难能可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