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们的地方才是家,他去了还有隔壁的柳家可以来往。
孙子说了新家是老四合院,有很多邻居,熟悉以后也能串门。
乔二根踱步到大哥家,兄弟俩又在一起嘀嘀咕咕,“二根,多亏了翠花和石头,要喜子和福子啥时候能有房?”
乔翠花母子在厂里分的一间房,归了喜子,周厂长会做人收到调令以后,刚好遇到一次厂里给正式员工调单身宿舍,他顺手给福子调了一间。
这时候的单间宿舍,都不小,通间很大,能多隔出来一间房,一房一厅是没有问题的。
外面阳台上做个八十公分高的双层橱柜,可以切菜放油盐放碗筷,边上放煤炉,厨房就能解决。
以后结婚也有地方,真是帮了大忙。
“托了周厂长的福,与翠花,石头没啥关系。那我在城里的宅子就交给柳慧帮忙照看。你真的不帮我管那宅子?”
乔二根再次问大哥,他也知道大哥帮忙管城里的宅子有好处也有坏处。
“别,你城里的房子,我可不管,会养大人心,以后咱两家不知道会为了那房子闹成啥样,那不是我想要的。给柳家闺女帮你看着,就挺好。
她不会贪心,不会贪房租也不会贪房子。你走了以后,时常给我写封信,就成。
你家的自留地和菜园子,我让老大老二都帮你种着,村里的房子,我帮你照看没问题。
家里的老房子,就是帮你照看几十年,都不会有人打主意,这点我敢保证。”
乔大根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城里的房子不适合他管着,以后时间长了,绝对有人起那不该起的心思。
等到了那时,绝对会让他和老弟有隔阂,哪怕起贪心的不是他,也会有很深的隔阂。
兄弟两正说着话,乔大根家的大儿媳忽然喊了一声,“翠花,咋来了?没上班吗?”
“嗯,请假回来的,我找大爷大娘。”
“进屋吧,都在屋里。”
上河村依然没有下雨,可是庄稼长得还不错,不冷不热,从河里挑水,稍稍浇灌下,就长得不错。
今年村里开了荒,种了不少的红薯,土豆,再过几天就秋收,这两天不强行让大家下地,可以在家休息,等忙起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忙碌。
“大嫂,麻烦帮我弄杯茶,渴死我了。”
乔翠花是一路急忙忙赶回来的,一身的汗。
“行,你先进屋,温热的可以吧?”
“可以可以,谢谢大嫂。”
进屋的乔翠花直接坐在炕沿,两老头都看着她,“咋回来了,出了什么事?”
“有事,早上厂办的干事问我,我的工作给谁?我懵了,才知道我的工作可以让人接。
大爷,我想把工作给春花,让她今天下午就跟着我进城,明天办好手续,跟我学一段时间炒菜。只是两位嫂子这边,还得请大爷说说。”
乔翠花如此说也就是让两位嫂子面子上好过一些,说明自己对她们也还尊重。但是她可没有想过把工作给她们。
给谁都是罪过,给堂妹才是她心里所希望的,不会有纷争,她自己也愿意。姐妹感情肯定比姑嫂感情要好。
坐在炕头乔大根的老伴儿,听侄女一说,赶紧说,“我去找春花和大军,翠花没有会怪你,别担心。”
老太太兴冲冲的走出去,一脸喜色。
乔大根心中也高兴,喜形于色,不知道怎么感谢好,他不会因为那是侄女就不客气不感谢,“翠花,真是谢谢你!啥事都想着大爷家里。”
“大爷,看您说的,不想着自家,难道想着别人家啊。”
已经知道城里一些套路的乔大根,叹了声气,“大爷不是不明白,从喜子他们兄弟进厂以后,我们一家也知道,就是这份工作,你要是不给春花,也能拿出去卖钱卖粮食,多的是人愿意要,一份工作可以卖上一大笔钱和一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