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我有金手指[快穿]> 知青返城生活(0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知青返城生活(04)(3 / 5)

反之,老弟比我小好几岁,他下乡的时候,也就十七岁不到。刚读完高中,他下乡插队,生活工作非常艰苦,但是他很懂事,从不让爸妈给他寄钱寄票,最多是嘴馋让妈给他做些好吃的寄过去。

先是我妈生病,也花了一些钱,后来又是我爸生病花了一些,能剩下多少。我弟结婚生孩子,还有给弟妹家的彩礼都需要钱。

爸妈留给我弟的钱,还没有花在咱家的多,你想想后来咱俩分配到宿舍以后,爸妈也给咱家买的家具还有小物件,那都是需要钱需要各种票的。他们真没有偏心,要说偏心,反而是偏心了咱家。”

说的是语重心长,他希望媳妇儿能明白,爸妈算起来真没有偏心老弟。

他也是一边和媳妇儿说,一边在心里捋,捋来捋去,自己也算的明明白白,原来爸妈真没有偏心老弟,反而感觉偏心他的小家。

自认想明白的沈清杰,羞愧的出了一身冷汗。

过了许久,他听到极小的声音说,“算下来你弟确实没有占便宜。”

蔡秀萍也略微粗粗的算了一下,公婆确实没有偏心小叔子。

算明白以后,堵在心里几年的那口气,瞬间消散,不知道飘到哪儿去啦。

已经进入到冬月中旬,沈清和想着自己做点什么,回城没有安排好工作的知青们,有手艺的,可以去到居委会申请 ,接些活,摆个小摊子赚点散碎钱补贴家用。

原主读书时成绩好,妥妥的学霸,一手书法也写得不错。

沈清和想来想去,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写对联,摆摊子卖对联。

过年期间摆摊只要不是卖些不能卖的商品,基本上没有人管。

沈清和去到居委会申请过,过了下明路,以后有事也能说的清楚。

最近买了不少红纸在家里一天写到晚,几乎不停歇,写好的摊在一边晾干。

如今家里对联成灾,两个孩子也跟着在边上认字。爸爸反复教,他们就跟着反复学习。

沈清和自己的毛笔字写的比原主好很多倍,融和原主的记忆,写的字也有原主的痕迹。但是更有风骨,苍劲有力。

脑子里的过年对联多,沈清和搜刮所有能搜刮的,准备多写一些。

他是打算带着媳妇儿还有老岳父一起摆摊赶集卖对联,帝都郊区郊县,到处跑。赶集去卖对联,如今农村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大家过年时,也愿意花点小钱,装扮一下自家大门。

还有年底的婚事喜事多,买对联的也不少。

腊月初,沈清和就打算先去农村试试水,赶集试试,看看能不能卖一些。

“清和,走吧。”腊月初三一大早,杨父踩上三轮车,他后面都是装的对联。

“嗯,媳妇儿咱们走。”沈清和也骑着三轮车,不过他的后面还载着杨凤兰。

两辆人力三轮车都是沈清和租来的,一路逆风行驶,抵达郊区一个公社赶集。

离市里有些距离,天不亮就出发,到的时候还不到凌晨六点。

占据市集最中心的位置,陆续有人来赶集,卖东西的人也很多,杨凤兰手里捏着钱,自己还没有开张,就去到菜市场那边,买了一些菜,还有一些面粉。

等她回来的时候,自家摊子上已经有人在选购对联,还打算真买。

有人愿意买,代表真的可以做这门生意。

沈清和大声吆喝,“春联,吉祥春联,买一副春联送福字一个……。”

运功悄悄的把声音扩送到更远的地方,不少人都能听到。

没有喇叭,有点不好。

许多赶集的人的都看到春联,不少人想着既然今天遇到,就买下来,过年能用的着。

也不知道下次能不能遇到,先买了呗。

腊月赶集的人还蛮多,不到三个小时,春联就不够卖,沈清和还后面的人家借来一张桌子椅子,不停的写。

幸好自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