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也没有盼头了,接下来的两个月他们别想有好日子过,康熙说过补完课还要做苦力,到时候也许会更惨。
逃课的五人一身怨念。
胤祜到了庄子上,李之芳和他两个伴读早就到了。
两个伴读一胖一瘦,俩人上前给他行礼,三方都是第一次见面,两个伴读跟他年纪相当,还有点害羞。
瘦的那个是陈壮履,陈廷敬三子,一家子都是读书人。
胖的那个叫张元泽,张玉书幼子,父亲祖父都是进士出身,兄长小小年纪就展露了才华,也是块读书的好料子。
两个的父亲都是朝中重臣,当然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康熙对他们寄予厚望,他特地挑了两个爱读书的孩子,希望自家儿子近朱者赤,在他们的影响下也能爱读书,别成天想着玩。
胤祜和他们互相认识了一下。
对两个伴读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两个学神。
为了避免误人子弟,第一次见面胤祜就跟他们直说了。
“我刚进学一个月,与你们的学业进度相差太多。你们不用迁就我从头开始,读你们自己的书就好,有什么疑问尽管找师傅。而且,我只读六年,等我满了十二岁就结业。”
胤祜还挺有自知之明的。
他以后想种田,也不用参加科举,和他们学的东西可能不一样。
让他们陪他读六年书,其实他们也不亏,毕竟能共享师傅。
李之芳进士出身本就有大才华,又在官场沉浮数十载,见识远超一般人,跟在他身边读书,对他们也大有好处。
三方都不熟悉。
胤祜对两个学神的了解几近于无。
两个学神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家人打听到的消息,比如六阿哥身弱,不爱学习这些,脾气可能不太好。
除了伴读,还有四个哈哈珠子。
他们四人要承担书童的责任,还要替他打手心,所以年纪比他大两岁,都是赫舍里家族从旗下包衣挑出来的。
庄子上胤祜最大,他小手一挥,今天不用读书,又让庄子管事替他们安排好住处,先把东西收拾好。
胤祐带来的人也一起安顿。
不仅李之芳跟了来,胤祐也带了师傅来,上书房那三个要赶进度的,康熙另外给他们安排了师傅。
一听胤祜要放假,胤祐不淡定了。
“六哥,第一天就逃课不好吧?”
“逃什么课?你别乱说。”胤祜用一种看老实人的目光打量他,“临近中午了,我们赶路那么辛苦,哪来的精力读书?师傅年纪大了,休息一下午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也不差这一天了,给新来的小伙伴一点适应时间。
不说别人,胤祜自己都两年没来过庄子上,他也想到处看看。
胤祐看看自己的师傅,见他一脸疲累,只能答应了。
……
早稻已经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
胤祜给自己放了一天假,带着小荣他们几人去地里了,放眼望去正是金灿灿的一片稻田,让人看了心情大好。
他琢磨着,要不要先把脚踩打谷机和镰刀给做出来。
上次找农业资料,还让店家帮他收集农用工具相关的资料,就有老式脚踩打谷机设计图,有了它效率会很高。
镰刀也很有必要做出来。
他看那些人割稻子的工具有点奇怪,长长木柄在上半截镶了块像是半月铲的东西,也不锋利,割稻子很费劲。
原本产量就低了,再加上工具不称手,效率也低。
若是遇到虫害,更是一场灾难。
平民百姓想吃饱饭太难了。
在地里转悠了一下午,回去的时候胤祜很沉默,他皱着眉头在想事,一些农具可以提前做出来,但他不是走神童人设,自己也当不了神童,要合理的把东西弄出来,还得回宫以后。
正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