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面对那个孩子,他既希望是,又希望不是,无比矛盾。
公社领导看着看看外面的日头:“还是先找村干部吧,这会人应该在地里干活,得找人去叫!”
萧承皱着眉头:“那丫头也要下地?”
“别误会,我不是说姑娘家不能下地,只我记得那丫头40年出生,今年虚岁应该是十七了吧,在乡下地方,这么大年纪该说亲了吧?”
“我记得我们老家那里,一般姑娘家到了说亲的年纪,就是再刻薄的人家,也不让孩子下地了,得养一养,这里什么风俗?”
公社领导脸上的笑容都快撑不住:“这个,这个,农忙,也是情有可原的吧~”
“咳咳,”王主任清了清嗓子,救了公社领导一命,“那个,地方穷,也是没有办法!”
公社领导赶忙点头:“对对,我们这里都是山,老百姓糊口不容易!”说完公社领导就指挥着司机往村办开。
还没开到地方呢,村支书蔡功成就一路小跑着迎了过来,公社领导见过蔡支书,一见是他,就赶忙麻烦司机停车。
开车的也不是一般人,是县里武装部的吴部长,前两年才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以前打仗的时候见过萧承两次,算是熟人,这次一听说人来这边寻亲,就跟着过来了。
蔡支书见从车上下来的人一个比一个有气势,小腿吓的都哆嗦,心说那丫头的爹到底多大的官啊,这么气派!
同时后悔,后悔当初马家那么糊闹,差点闹出人命,他都没帮人说过一句公道话,等人都下来,蔡支书不敢多想,就一叠声让人去地里叫马家人回家。
公社领导指着蔡支书就给人介绍:“这位就是村支书,这里原来是蔡姓人聚集地,后来逃荒的人多了,就成了杂居村......”顺带把蔡家沟的出处也简单介绍了一下,然后他又把来的几位的身份给蔡支书点了点,“赶紧带我们去马家!”
蔡支书一听人来头那么大,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再次后悔当初不该撒手不管,萧承一路走一路看,时不时还问两句。
“听说当初□□的老人已经去世了?”
蔡支书点点头:“是去世了,50年死的,病死的,家里没钱治”才说出口,他就后悔了,马家穷成这样,老爷子连病都看不起,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人那丫头过的苦么。
果然,萧承一听就又皱眉:“村里不管吗?”
蔡支书苦着脸看向公社领导,公社领导别开脸,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那会才解放呢~”解放初那会儿,地都是各家种各家的,谁会管那闲事?!
萧承没揪着不放,又问起别的:“那丫头平时也要下地吗?”
蔡支书又看向公社领导,公社领导低着头就当看不见,可不是他们多嘴,实在是人亲爹心疼孩子,蔡支书没辙,再一想缺德事又不是他干的,他干什么替人描补,于是就点了点头:“乡下孩子,谁不下地啊,就我老闺女也要下地呢~”
民政局的王主任再次干咳:“估计是农忙,地里忙不过来才搭把手!”说着还跟蔡支书挤挤眼睛,“是吧?农忙!”
蔡支书‘啊’了一声,反应过来:“嗯,是是,就是农忙才让孩子下地的,这不农忙一过,我就再没见那孩子下过地了!”
“农村肯定是比不上城里的,回头萧师长认回女儿,可得好好补补~”王主任主动接过话茬,免得蔡支书他们丢人丢到部队里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县群山环绕,除了点山货还能拿的出手,那真是穷的叮当响!”你就别指望你闺女养的多水灵了,不现实!
萧承瞥了眼王主任,眉头皱的更紧了!
那边马家人听说村里开来了一辆吉普车,而且还是指定找他们家的,登时打了一个机灵,张二妮差点没晕过去,不是高兴地晕过去,而是吓的!
怎么来的这么快,她还没把人养好呢,就那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