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买房的事不急。”
萧母想起大儿子的脸确实瘦的厉害,对大儿媳妇就更不满了:“哼,还不是你大嫂作的,她自己个倒是一两肉没少,净是苛待你大哥和你几个侄子了,等我过两天我闲了,我指定得上她娘家去说叨说叨。”
萧圆坐在底下笑:“您老想回娘家显摆就说您老回娘家显摆,您要真上了大嫂娘家闹事,没准儿被人大嫂娘家老太太攥着手,求您老出点钱帮衬大哥家一把,到时候您不帮都不行。”
萧母一想那场景,突然后背一阵发凉:“不...不能吧?我家都分了,哪还有钱帮衬大房啊?”再说了,帮衬大房,不得帮衬老二老三?她的那几个钱也不够啊。
萧圆瞅着老太太身上崭新的新棉袄:“您瞅瞅你身上穿的,脚上踩的,再看您老这面相,一点红血丝都没有,那人大嫂娘家老太太一看您都这模样了,还不以为您老在外发了财啊!”
萧圆说的一点不错,如今萧母诸事顺遂,什么烦恼都没有,每天好吃好喝的,整个人跟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比那是天上地下,再加上这次他们准备的行头,走在路上,跟人城里老太太也没两样了。
萧母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穿着,再联想今儿早上碰到的老姐妹身上穿的,顿时就没话说了,别说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她要去找那老太太说理,没准还真被弄的下不来台。
萧母咂咂嘴,又摇摇头:“他们一家都是不讲理的!”想了想,老太太又摇了摇头,“算了算了,我现在得先顾着你的事,回头的事回头再说!”说着她又往汤汁里下面疙瘩,
“不过闺女啊,你说你大哥这样,可怎么办呐,你就帮娘出出主意,我趁着过年在家好好收拾收拾她,就当是给你出气了!”不能上亲家说理,她做婆婆的收拾收拾儿媳妇,总归天经地义的吧。
萧圆一个没忍住,直接连翻了好几个白眼:“娘啊,你刚才还跟我说不要掺和他们屋里头的事,你现在又问我出主意,你....你这不是存心为难我吗?”
萧母一噎,她刚才好像确实这么说着来的,她停顿了一会,又继续下面疙瘩:“我没让你掺和,你教娘,娘去掺和,总归不让你沾手,你鬼主意多,娘年纪大了,你给娘说说,娘去给你出气!”
萧圆摇头失笑:“这个你问我?我又没做过婆婆,我哪里晓得里面的歪歪绕绕,要问你就问你的老姐妹,人家整天跟儿媳妇们打交道,懂的肯定多。”她可不给老太太瞎支招儿,没的让老太太以为她心眼多,心肠硬。
老太太低头看了好几眼萧圆,心说闺女是听进她的话,打定主意不掺和儿子们的事了?真要这样的话,也好。
萧母将最后那点面疙瘩下完,用勺子刮了刮,才将脸盆放下,看着锅里的汤汁咕咚咕咚冒大泡儿,不时还用铲子搅一搅,看着火候差不多,将白菜一股脑儿的倒进锅里,最后将锅盖盖严实。
她单手搭在灶延上,看着下面的萧圆:“我就想你们几个好好的,如今你有了着落,你二哥三哥眼瞅着也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就剩下你大哥,我真是替他发愁。”
儿女们过的好,她自己才能过的舒坦,不然像老大家这样的,她这心里就跟火煎似的,哪里还能好得了。
萧圆抽了几根细细的柴火塞进灶膛,抬头看着萧母:“您老要是拿这事跟村里人说,保准被人吐一脸,你信不信?”看老太太不懂,萧圆又多说了两句,
“别看村里分了地,但大家伙的日子也就是吃喝不愁了,想穿件好衣裳,顿顿吃肉还挺难的,如今乡亲们还想着穿件好衣裳、吃顿大肉,咱大哥愁的是在城里买房,你说你要是跟村里人诉这苦,人家能不吐你口水?”
萧母听闺女这么一说,脸上肌肉动了动,稍稍有些自豪、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转过了点身子:“我没有打算跟村里人说这个,我就是跟你说说,咱们娘俩就是说点私房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