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太脏太苦,她需要精神粮食,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考入附近的工厂。
那是骗家里的,怕他们为了让她回城,将大嫂的岗位让出来。
大嫂的岗位是薛家给安排的。
这边有知青安排入工厂,那是与当地领导子女结婚后才给安排的。
……
说江源大队与县城最近,可是靠双腿走,那也得两个小时,但是坐驴车就不同。
江源大队的驴车在农闲时都会拉社员进县城,一天两趟,上午八点去,十点回,下午两点去,四点回……当然是要扣工分当车资……大队部才不会做慈善呢。
“新知青啊?真水灵……”今天,薛红雪没穿那裙子,穿上蓝色长裤和海魂衫,一双手工定做的黑色真皮单鞋,有点点小粗跟,她走到了村口,早便有大婶大妈挎着遮着土布的在车上坐着。
“大婶们好……”薛红雪对着两个高自己半头的妇女笑盈盈的问好。
“闺女好水灵,哪里过来的?……”大婶立马热情的招呼着薛红雪上驴车。
进县城的社员不多,时间到了,也不过三个人,也对,没急事,谁乐意花自己工分坐这颠簸的驴车呢。
土路不宽,又颠簸。
“到了,到了……十点钟在这里集合啊,错过了就要下午四点钟了……”赶驴车大爷这般对新来的女知青说,社员们都晓得。
“谢谢大爷。”薛红雪走进了宽敞的供销社,又开始了买买买之旅——牙刷要,香皂要,手套要,热水瓶要……不能买了,搬不动的,还要去邮电局取包裹呢……克制克制克制……最后也没克制住,那就多跑一趟,先将背篓送回县城路口的驴车上吧。
“大爷,这东西帮我看着点啊,我得去邮电局取包裹呢……”说着,薛红雪给大爷一把散糖,这是不要票没外包装的糖,自己当然不吃,只是为了走人情的。
“好好好。”这些年,大爷见多了知青们的大手大脚,因为江源大队的地理位置好,有点关系的最喜欢将孩子往这边塞……
薛红雪小跑着进了邮电局,不一会儿,就大包小包的回来。
“你咋那么多邮寄啊,多浪费钱啊?”大爷觉得这女娃败家,不会过日子,不是做火车过来的吗?放火车上,不就过来了吗?
“我是南方人,听说东北这边冷,就多带些旧衣服旧被褥……”用过的,当然是旧的了。
“是很冷,你啊,要多捡柴,也可以让孩子们帮着捡,给颗糖就行……”大爷闲着也是闲着,便指点小姑娘。
“嗯,谢谢大爷……”这具身子没多少力气,薛红雪就这么两趟下来,整个人脱力了般,还好明天还能休息一天。
关于同天过来,从昨天便跟着老知青一起下地的纪冬凛,薛红雪是半点未放心上……
下乡第四天,薛红雪给自己煮了个鸡蛋,又跟李知青一起喝着青菜玉米糊糊,便听到大队部的大钟敲响。
“走,不能迟到……”李知青对正要舀水洗饭盒的薛红雪喊了声,便先出了屋。
薛红雪放下要洗的饭盒,立马背上军用水壶和军挎包,戴上大斗笠,还有白毛巾,小跑着跟上……夏知青也紧跟着出了屋。
“……你去拔草吧。”大队长给这个新来的女知青安排了一个好相处的大娘带着,可不能让她将苗当草给薅了。
薛红雪给自己找了个阴凉的地儿,将手套戴上,先喝一口红糖水,才开始……这身子真娇啊,拔草不如孩子,她就用木铲挖,像挖野菜和草药那般,将一边带着她干活的大娘逗得咯咯直乐。
半天下来,薛红雪觉得自己真的不行。
黑黢黢的大队长直叹气,最后只得打发薛红雪去打猪草,干多干少,没人在意,一个外来的知青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