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麦子,她就跟心理阴影似的,时不时的往周围的地里面看看,就怕再冒出来一条。
还下意识的啃玉米饼子压惊。
等麦子彻底晒干,归仓,交公粮后,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今年他们家六亩地种的小麦,亩产四五百斤,总重还没有三千斤,上交百分之三十的斤称,差不多就剩下两千斤粮食了,这两千斤要吃一年。
他们家十二口人,平均每人每天按六两,一天就得七斤粮食,一个月就得210斤,一年就得两千六百斤,这才两千斤主食,哪里够?
就算后半季有玉米、红薯、土豆,那也只是基础粮食,同样也得往上交公粮,所以说,这年头,吃粮食真的是抠抠索索,按两去计算的,每人每天六两都是最低数了,就是论一斤也不算多,如果按一斤来算,一年到头,地里面种出来的也就将将够吃,要不说老百姓不容易呢!
他们家人多,再不做点生意,赚点本钱,那还真的不好活。
就那做生意用的粮食,也都到处买来的,光靠自己地里面出的这些,哪里够?
每人每天吃多少,这个真不好计算,胃口好的时候多吃点儿,谁又能说啥,胃口不好吃不多的也有,甚至家里的鸡鸭鹅也都需要吃饭,谁会去计算到底每天耗多少粮食?
这还是陶家有点家业,倘若一点底子都没有,别说翠花再能干了,再能干他们也是养不起的。
哪像现在,家里家外各司其职,氛围这么好,好到都差不多是真的一家人了。
关于姊妹仨落户的问题,他们也去镇子上问过,因为国家现在正在统计城镇人口,他们这边也快了,等街道开始统一办理户口本了,再来落户也不迟,不过这地还得按现在的来分,多几口人并不意味着多给你整几亩地,这一点陶家人也知道情况,也就没放在心上。
毕竟现在国家能给他们家十亩地,还有一人一分地的菜地,虽然是树底下的菜地,可至少是菜地不是,有地有菜,还想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