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全文娱巅峰> 第465章 封山之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5章 封山之作(1 / 4)

书友们的“惊喜”发现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传统的回目很有“诗性”,这个看起来倒是没有什么毛病。

毕竟要符合骈文和律诗的格式,拎出两个双句回目来,组成一首律诗的情况还是很多的。

不过这样硬凑出来的绝句虽然很像是诗,却基本无法连贯语义,内容上下不接,非常生硬。

不看原文,基本上无法单独表达出什么意味来。

因此即便是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多不会故意为之。

这种情况还仅仅是硬凑格律诗。

毕竟格律诗只要选定了五言或者七言,随心所欲的按照平仄写出来就行了,相当自由。

而且,律诗还有挤韵、撞韵、连韵这些偷懒的规则。

所谓“挤韵”是指诗文中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干扰了韵美效果。

一般来讲可以错律,但不允许错韵。

而撞韵就是在不用韵的那句的尾字也用了韵脚同韵母的仄声字。

格律诗,无论平、仄,一旦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都属撞韵。

例如韩愈的《七绝·初春小雨》中,那句“最是一年好去处。”。

“处”与韵脚“酥,无,都”皆是押乌韵,撞了韵,为平仄通押。

但这首诗,却让人感觉不到撞韵的弊病,整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挤韵就是在诗句中不是韵脚处过多使用同韵的字,读起来让人拗口。

比如王安石的《七绝·泊船瓜洲》。

白脚处的“岸”与韵脚“间、山、还”都为安韵,撞了韵。

而诗中的“江南岸”就是典型的挤韵。

但作者在白脚用“岸”字,因为“岸”字是浅意开口音字,也把挤韵之伤消于无形。

所以这首诗也让人感觉不到撞韵、挤韵的伤害。

全诗读来顺口流畅,成为一首千古名诗!

连韵就是相邻的两句押韵句,用了同音字作韵字。

这对诗韵的本身的确是有伤害的。

这一点在七绝中表现的尤其突出。

所以,律诗的成文如何更靠灵感,文学积累不高而脑洞大的人可以试试。

所以一般我们常听到有人擅长写打油诗。

文学性不论,至少人家能平仄有序,也是难得。

但是词不一样!

听说过有写打油诗的,却从来没有人写打油词!

全因为词这东西,最开始出现就是为了配合音律,用来演唱的!

所以每个词牌名都有极其严苛的韵律规则,容不得人自由发挥。

可以用在律诗中的挤韵、撞韵、连韵等方法,全都不适用填词!

这种严苛的规则无异于带着枷锁一边跳舞一边唱歌。

还要你唱跳都精彩!

难为人的地方可见一斑。

即便是写一首过硬的词已经颇为不易了,还要用符合词牌名规则的回目来组成一首词。

这首词不但每一句都符合文章内容,单独拎出来看还能圆转如意!

这特么就不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匪夷所思概莫如是!

要想完成这样的创作,只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作者在写书之前先写一首好词,然后再按照好词来规划剧情。

显然,这种做法舍本逐末,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

从《天龙八部》的剧情和结构上来看,绝对不存在这样的牵强附会。

第二种则是在写完一段剧情后,再对照词牌名的具体格式填词。

填的词在完全符合剧情内容的情况下,还必须兼顾单独构成这首词的意境和表达。

这在任何人看来,荒谬程度完全不下余第一种情况。

要是写的内容无法兼顾,难道还为了个回目标题的工整改文不成?

这也是扯澹至极。

两条路子都走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