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握住自行车把的手根本没有知觉,脚和腿都是轻飘飘的,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把这个比自己还大的自行车骑回了家,也不知道这一路上充满了多少危险,每隔半小时就发去这些工人单位的大客车,随时都有可能把一个瘦小冻僵骑着自行车在路上行驶的孩子撞倒,可是他的爸爸在哪呢,可能又是把吴欣儿忘记了吧。后来慢慢的长大一点才知道,那一天爸爸并不是去找一个叔叔,而是去了一个阿姨的家里,久久都没有出来,他也忘了他幼小的女儿还在冰天雪地里守着一个自行车在等他回来。吴欣儿把车骑回家两个多小时后,她的爸爸才回来,进门还笑嘻嘻的问吴欣儿“你怎么不等我”
“太久了,我很冷,手都没有知觉了”吴欣儿说。
“爸爸喝了两杯把你忘了,你是怎么把自行车骑回家的?”他爸爸有点惊讶的问道。
可是吴欣儿并没有闻到她爸爸身上的酒味,也没有看出来他醉了的眼神,因为她爸爸喝醉的眼神和状态她看了太多再熟悉不过了,他的身上只有一股陌生又好闻的香味,吴欣儿知道他的爸爸在撒谎,这就是一个孩子敏锐的感知力。
“自己骑回来的”吴欣儿答到。
“不可能吧”他爸一脸怀疑,就是因为自行车太大,他的女儿那么小路又那么长,他不相信女儿能自己骑回来。他还在笑着,却不曾关怀一句安全的问题。
这件事在吴欣儿成年后经历了一些事后想起来,真恨自己竟如此的懂事单纯老实,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肯定要把自行车踹翻,然后谁爱捡谁就捡去,她可以坐大客车掏一张票回家,即使兜里没钱客车上的售票员也会让她坐的,因为她是个小孩,至少不会被冻的僵硬发抖,也不用骑自行的路上吹着冰冷的寒风,也许让她的爸爸损失财物后也能长点记性。
可是这些都是在经历了很多后自己去回忆时想想,所有的事都不可能复制重来一次,反应慢,本性实诚的孩子是天生的,只是在一次次回想复盘后逐渐的发现问题,之后尽量去改变。
吴欣儿在日后的生活里一直是个善于思考的人,可是善于思考的人痛苦记忆也多,她是个聪明的孩子,也是个木讷的孩子。
父亲总会忘记她,四年级那一年里,每天放学吴欣儿都要等在麻将馆门口,等他的爸爸打完麻将再去弄饭给她吃,她很胆小,也不敢进去总找爸爸,饿的腿软都只能坐在门口等,因为她已经问过一次了,她的爸爸说马上就打完了,可是这个马上真的是好漫长,每次天都黑了,再进去提醒他,他的爸爸才想起来。麻将馆门口是一所私立的中学,吴欣儿在门口等爸爸的日子还认识了几个放学回家的姐姐,她们吃完饭过来上晚自习就和吴欣儿玩,吴欣儿给他们唱歌,她的歌声的确好听,因为有音乐细胞的天赋,也是班里一直的文艺委员,这些姐姐考试前会教吴欣儿在脑袋太阳穴那里涂上清凉油,说以后你这样考试,就会保持清醒发挥的很好。等爸爸的日子挨饿是痛苦的,但是认识了几个中学的姐姐和他们一起玩又是记忆里快乐的日子。
真是喜忧参半呀。后来她也明白,生活也是这样,有快乐有忧愁,即使生活多么无情残酷,伤你再深,也总有那么一丝光明让你回想起来是暖暖的。只是家庭完整的孩子和家庭不完整的孩子,长大后回想起来这种温暖和光明的比例不同,前者有那么那么多被爱的时刻,后者却只有一点点可以称得上开心的事。
从小吴欣儿的各门成绩都很优秀,都是九十九一百分,虽然这样的家庭没有给她太多的呵护,但是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她懂得理解别人,为别人着想,诚实,乖巧,她的学习没有让任何人操心过,回家就先完成作业。她也是个学习上进取的孩子,一道题没有学会做不出来都会急得直哭,有一回他的爸爸跟她讲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她怎么也搞不明白,她的爸爸说“你不是不聪明,就是有点不认真”吴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