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后是他在这个世上最亲的人,没有之一。
“娘亲,李小壮来信说他家桃园结了许多大桃子,要送一些给我,我是不是也要回礼啊?”
“是该回,你想想回什么,告诉听竹让她去准备。”文皇后并不准备帮霍宣决定,虽然年纪小,但朋友是他自己的。
“那就送几本字帖给他,他字写的不好,一封信霂哥读了好久才读通。”霍宣瘪嘴,小伙伴那信他看的头疼,字趴趴着,难辨的很。
文皇后心说你还有能耐评价人家的字,你连一手孬字都不会写呢,文皇后没好气,嘴里却不忍打击儿子。
“刚学写字的时候都是这般,只要肯下功夫,用不了多久就能练出来的。”
文皇后尽可能说的轻松,孩子本就不愿意去学堂,她可不愿意夸大读书认字的难度,让他再寻找借口不去读书。
“哦。”霍宣不咸不淡的应着。
“你堂舅母给阮霂哥哥送来的生辰礼物好吗?”文皇后生硬的转移话题。
霍宣把自己看到的说了。
文皇后一听就知道阮氏费了心思,她轻轻皱眉,阮氏想做什么。六年间,阮氏来信不少,却鲜少提到阮霂,文皇后便也懒得多说。
一直到现在,文皇后还是不认同阮家当时的做法。
时人都重子嗣,拨乱反正本无可厚非,确定真相之后,他们把孩子互换过来也没人能说什么。
但他们是怎么做的,转手就殴打孩子,如果阮霂十几岁,那也能理解,毕竟遇到这样的事情,急火攻心在所难免。只是阮霂当时不过是一个六岁孩子,他们怎么就能下的去手?
阮氏把人领到自己这儿的时候,孩子浑身都是伤。
阮家这么对待养在身边多年的孩子如此无情,文皇后本能不喜,所以她回怼阮氏,向来不留情面。
左右最后替他们收拾烂摊子的是自己,文皇后觉得自己有资格评价阮家和阮氏。
后来文皇后来了锦京城,文家可还留在平州。
据说阮家现在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善人,他们以德抱怨,被换子,不仅没有找接生婆的麻烦,就连阮霂这个养子,他们也尽心把他送到文皇后那里奔好前程去了。
看吧,他们就是如此良善。
作为工具人,文皇后对此不置可否。
刚开始收留阮霂,确实有阮氏这个嫂子的原因,但养到现在,阮霂在她心中可能比阮氏还要重要一些。
她不计较阮家拿她造名望,就当是感谢他们把阮霂养大。至于养育之恩和亲生父母造的孽,只能待阮霂长大后自己去解决。
现在,文皇后并不希望阮霂被打扰。
一家三口散步后回到偏殿,文皇后看着霍宣睡后才回去正殿,没想到霍大成还未歇下。,新m..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开,老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会打不开的,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