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事宜,一整天也不进来马车。
他虽然一天里大部分时候都在睡觉,但是只要醒着,目光所视就是车框车顶,任谁都不会觉得有意思吧。
不过,霍宣依然没有去打扰漂亮娘,人对故土有眷恋实属正常。
平州城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这里有生她养她的爹娘和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女,她熟悉这里的一切。
更不用说,这里还有能容忍她肆意妄为的靠山,而今她就要离开,前路未知,谁都无法确定以后会发生什么,陌生地方陌生人,一切不确定性都接踵而至,放漂亮娘几日假,让她好好怀念怀念平州城,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个机会。
人最是经不起念叨,当晚听竹就过来了,和文氏禀报外面的情况。
此行队伍全由平州将士守卫,也有人专门处理麻烦事,只不过那是对外。对内大家还是各人各搞自己事,要不然容易乱套,文氏这边掌事人就是听竹。
文氏母子,连人带车,装满了大大小小近十几辆马车。
本来其实没有这么多辆车,只是出发前一日霍宣外祖父文立觉得宁可有备无患,也不能用无可用,成年人还可以凑合,婴儿却不能,麻烦点总比出问题束手无策强。
是以最后出行队伍里,光是霍宣的奶娘就带了四位,人是铁饭是钢,无论如何都不能饿着孩子。
另外,大夫也有好几位,有些要跟着他们去锦京发展,有些志在游历各府州,趁此机会出去走走,剩下的就是单纯雇佣关系,等把他们母子护送到锦京城后,前者留在锦京或是继续游历,后者则会跟着平城军一起返回。
另外还有干粮车,平州特产车,药材车,零零碎碎就装满了十几辆车。
虽说护送他们的都是平州将士,这些车并不需要时刻派人盯着,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来前文氏把倚枫留在平州打理剩下的行李,待找到合适的时机,一并全都运到锦京城,行进中,协调重担也只能压在听竹身上。
考虑到她一个姑娘,人单力薄的,没得再受了欺负,文氏还把吴嬷嬷的儿子吴刚也叫来帮忙。
对方一直在帮文氏管理嫁妆,这次专门被抽调过来,等到锦京后,他大概率还要返回平州城。
霍宣只见过吴刚一面,脸盘子和他娘吴嬷嬷一模一样,人看着比较严肃,对吴嬷嬷和文氏却十分恭敬,离老远就开始躬身行礼,看得出来他是一个重规矩的人。
听竹虽然只是例行公事过来说说话,匆匆来匆匆去,但还是让霍宣知道了一些外面的情况。
文二舅文三舅,一个走在最前头一个跟在最后头,每隔一个时辰巡逻一次。
霍三霍四,跟着几位叔伯先行去前面探路去了,按时辰算大概比后续队伍快大半日。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探听前面道路好不好走,要是不好走他们就送个信儿回来,这样后续队伍就能立刻换道,能避免很多麻烦。要是改无可改,他们还能率先一步去临近州府请求支援。
总之是挺重要的任务,不仅能够锻炼体魄,还能历练胆识。
最后,他们一行人会在徐州会和。
再有就是阮霂,是的,他也要跟着去锦京。
自从出发日确定后,二房的阮氏就一直没有动静,文氏虽然已经猜到她的态度,但还是派人去问了一句。
孩子又不是小猫小狗,给口饭吃它就能活。
养孩子是需要付出巨大心血的,不管怎么说孩子还是留在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身边更好。
阮氏的态度却依旧模棱两可,文氏不愿意轻易决定别人的人生,哪怕对方是个孩子。出发前一夜,她亲自和阮霂谈了谈,问他“愿不愿意跟着我们去锦京?”
问这句话之前,文氏已经承诺阮霂,就算不愿意去也不用担心以后,她会拜托文老爷代为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