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放走了不少北狄贵族,现在那些人四处作乱。 张可前微微迟疑,他抬起脸看向何崇光,何崇光点头,张可前压力倍增,又想到刘绪在朝中的嚣张,气愤冲昏头脑,他毅然答应下来。 “好,我这就写信回朝,请陛下批准!” 又有人能帮他担责了。 盯了张可前片刻,何崇光脸上的笑容逐渐加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后轻轻吐了一口浊气。 布加和巴什图离开,明面上还是与晋军僵持的模样,实际在暗地里又是送食物,又是送兵器,回去不停向可汗哭穷,道是武器磨损,请求再运送一批。 张可前憋着气开始学习兵法,上午读书,下午跟着士卒们一起练习拳脚,吃饭也要手拿卷册背诵,不明真相的士卒见到张可前的勤奋,不禁汗颜。 连监军都这么努力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偷懒耍滑! 士卒更加认真练习,遇上张可前还要拉着他,询问张可前方才所诵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张可前除了自己要背,还要给士卒们讲一遍,他讲不出来的地方就记下来,等到空闲的时候拿去问何崇光。 这样一来,张可前惊奇地发现不仅自己学会了,还教导了没读过书的士卒,众人进步飞快,军中学习氛围浓厚,不比士子差。 联想到高筠的女医学院,他突然有一个想法,不如也教士卒们读书认字,这样能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将领,出征无人可用的境况就可以解决了。 张可前赶紧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慢慢完善具体措施,预备归朝以后向陛下提议。 徐璎收到张可前领兵的请求,打开信的时候她简直惊掉下巴,赶紧又拿起外沿的封皮,确定真是张可前而非别人假冒的,她才继续看下去。 好端端的,怎么想要领兵,确定不是被那两个西戎将领忽悠,掉进西戎的新陷阱了? “张可前说,他想领兵。”徐璎把信纸原样折回去,平声道。 徐琅没有任何诧异之色,反而颇以为然地颔首道:“这确实是条路子,有了军功,陛下给他授予高官,朝中就不会有异议了。” 徐璎微微怔忡,不太确定地眯起眼,挠头道:“他一个文弱书生,这样不太好吧。” “陛下怎么会这么认为?”徐琅惊讶地朝她看了一眼,“很多文臣都会借用军功升官,陛下是害怕张可前在军中根基太浅,不能够服众?但捷报上说,张可前领兵追何崇光时救助西戎百姓,使得晋军深入西戎,他的功劳应足够了。” 徐璎悄悄垂下眼,为难道:“我是怕他经验不足……” 徐琅道:“陛下,张可前身边有何崇光从旁教导,他在西戎又有民众支持,您应该给他这个机会。” 晋军在西戎的地盘上征讨北狄残部?这也太怪异了! 徐璎不敢想。 徐璎把刘绪和章余等人叫来,告诉他们张可前想领兵,询问他们的意见。 章余打心底里羡慕张可前,从荟萃阁考进去做陛下亲信就是不一样,陛下亲自铺路。 “陛下,臣以为可以为之。”章余心里发酸,还要表示自己是支持的态度。 而刘绪脸上神情没有多少波动,甚至没有异议,惊得徐璎瞪大眼睛,往前倾身,连忙追问道:“刘相,你确定你真的没有异议?” 这事是徐璎提出来的,又一直追着他问什么,那她到底是想要他同意,还是想他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