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曹襄点头:“见过几次,看上去仙风道骨、大袖飘飘,一看就是个老色批。” 杨川笑骂:“仙风道骨、大袖飘飘就是老色批了?” 曹襄嘿嘿一笑:“伱不是说过,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嘛,本侯看见那老贼,就想揍他的鼻子。” 杨川:“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反正差球不多,”曹襄十分光棍的笑道:“你可知晓,老刘家的家风不行,那些诸侯王什么的,十之七八都与自己的嫂子、婶子、儿媳有染。” “甚至,这个淮南王刘安,听说在年轻时候还跟他姐姐有一腿……” 曹襄的一张嘴,在杨川面前基本没什么遮拦,从来都是胡说八道,丝毫没有顾忌;不过,听在刘满耳朵里,却自然成了是非。 “曹襄,你再胡说八道,小心本宫弄死你!” 刘满一边用远视镜观察着山脚下的战局,一边嘀嘀咕咕的骂道:“我家杨川小郎君多单纯的一个人,白璧无瑕,举世无双,都是让你曹襄和霍去病两个哈怂给教坏了。” “不对。” “杨川小郎君,那几支兵马不是淮南王刘安的部下!” 刘满突然说道:“你看你看,那些黑衣蒙面人的骑射功夫是不是极好?而且,他们还有高桥马鞍和马镫,那不是北军、羽林军的秘密武器么?” “还有,另外那三支兵马中,有一些人上身长而宽,下身短而弯,坐在马背上身体自然后倾,显然不仅极善于骑射,而且,还很擅长马刀劈砍之术。” “本宫曾经听人说过,匈奴人身形高大结实,也是上身长而宽,下身短而弯,但坐在马背上的时候,往往喜欢身体前倾,善于冲锋陷阵和弓箭射击……” 听了刘满的一番分析,几人纷纷点头称是。 仔细观察之下,果然跟匈奴人有些差别;当然,与大汉的北军、羽林军乃至任何一支边军都不相同。 “难道是东胡?”曹襄皱眉说道:“东胡跟匈奴人交往密切,甚至,可以说是同一群狼日哈的。” 杨川却摇头,直接说道:“是东夷。” 几个人的眉头微微皱了皱,每一个人脸上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东夷是一个远古的称呼,实际上,真正的东夷之国早已烟消云散,根本就寻不见什么踪迹;在眼下的汉帝国,只有极少数东部沿海一带的小型部落占据大量的海湾、海岛、半岛等,等若是不愿服从汉帝国的教化,被称为‘东夷’。 东夷多亡命徒,这是汉帝国朝野上下的共识。 杨川却知道,眼下所谓的‘东夷’,不过是一些海盗之流,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便自称是东夷之人;真要说起来,这些家伙还不如被称为东海海盗、海贼。 “能调动东夷死士者,据本侯所知,这天下恐怕只有三五个人,”曹襄若有所思的说道:“其中一个,便是我舅舅,他有大长门崔九的帮忙,手伸得很长,也很深,咱们根本就想不来人家的厉害。” “还有一个人,便是我曹襄。” “至于说几个人,其中有姓孔的,有姓公孙的,也有姓王的……” 曹襄的话说得很是露骨,现场几人却没有什么反应,毕竟,在杨川的镇压之下,就连刘满都不敢吱声,遑论其他几人。 “姓孔的不大可能,”曹襄接着说道:“那些读书人看着挺厉害,能说能打,也很会蛊惑人心,不过,骨子里却全特娘的是软菜,本侯都看不上那些家伙。”